Decarbonisation
SMW 2024: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表示海运业有望采取中期脱碳措施
安全、包容和透明度,将是Arsenio Dominguez先生担任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期间的关键关注领域。
《海事行业有望逐步采取中期脱碳措施:国际海事组织负责人洞见》(Maritime industry on track to adopt mid-term decarbonisation measures: IMO chief)一文于新加坡海事周 2024 Show Dallies 第一期首次发表;经 The Nutgraf 和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许可,新加坡船用燃料资讯平台《满航时报》在此转载全文:
作者:Toh Wen Li
wenli@nutgraf.com.sg
国际海事组织(IMO)新负责人Arsenio Dominguez表示,航运业“有望”按照国际海事组织的规定,到 2025 年推出脱碳措施。
1 月份刚上任的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Arsenio Dominguez先生指出:“我们有望在 2025 年底前采取中期措施减少温室气体 (GHG) 排放,以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2023年,国际海事组织发布了经修订的温室气体战略,旨在到2050年左右实现航运业的净零排放目标,并远比其2018年最初的温室气体战略更具愿景;该2018年最初战略的目标,仅设定与2008年相比减少至少50%排放量。
“这些举措将帮助我们在 2050 年左右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并达到作为检查点的 2030 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 20%,并力争达 30%)和 2040 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少 70%,并力争达80%)目标。”
Arsenio Dominguez先生在第 18 届 SMW (Singapore Maritime Week)开幕当天发表讲话,他强调,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业界有必要确保海员的安全。他解释,红海船只遇袭带来了长期的经济影响。
“集装箱运输的长期中断可能会导致交货延迟、成本高企和通货膨胀。并且,由于价格上涨,能源与粮食保障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他表示:“这些袭击对全球海上安全以及该地区沿海国家的安全和海上贸易构成了严重威胁。”
同时,他也强调红海袭击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但是,他仍然相信该行业将继续保持弹性。 “我相信,航运组织和成员国将在国际海事组织相关论坛上齐聚一堂,寻求共同合作并寻找解决方案。”
此外,Arsenio Dominguez先生承诺创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国际海事组织,在一个长期由男性主导的行业中进一步实现性别平衡。
“我任命了一支性别均衡的高级管理团队,并制定了一项政策:除非性别的代表性得到尊重,否则,将不参加小组或活动。同时,我也鼓励海事行业相关者效仿。”他表示。
他补充道,国际海事组织将努力履行其作为全球国际航运监管机构的职责,支持国际海事组织的176 个成员国,特别是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同时,也提高公众对国际海事组织影响的认识,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我的愿景,是让国际海事组织作为一个透明、包容和多元化的机构蓬勃发展。”他强调。
新加坡可以“照亮前路”
国际海事组织 (IMO) 秘书长Arsenio Dominguez)先生表示,随着行业推进脱碳进程,新加坡等主要海事中心将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他指出:“新加坡处于有利的地位,可以通过参与试验和试点展示哪些措施有效,包括基于航线的行动,并向国际海事组织分享任何的试验结果。”
当下,绿色转型为海事领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考虑因素。而像新加坡这样的主要加油中心,也将需要考虑改变基础设施以提供新燃料。
Arsenio Dominguez先生补充道,该行业的其他考虑因素包括安全性、定价、生命周期排放、供应链限制、采用障碍等。同时,海员也需要接受培训以了解如何安全操作新技术。
他说:“我们需要该行业的‘先行者’以及具前瞻性的政策制定者,共同承担必要的风险并确保正确进行投资,以刺激该行业的长期解决方案。”
Arsenio Dominguez先生表示,新加坡海事周为主要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个“进行对话和讨论,以形成想法并带来新解决方案”的机会。
当下,多方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像新加坡这样重要的海运中心所拥有的经验,将能够帮助阐明许多挑战的前进方向。在这方面,国际海事组织也可以发挥作用,为新加坡和其他海事中心提供与所有成员国分享专业知识的机会。要知道,航运是全球性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独行动。”
2024 年新加坡海事周(Singapore Maritime Week, 简称SMW)由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于 4 月 15 日至 19 日举办。
图片来源:国际海事组织
文章来源:Nutgraf/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4 年 4 月 23 日
塔林港(Port of Tallinn)和斯德哥尔摩港(Ports of Stockholm)于周二(11月4日)在塔林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正式启动“瑞典-爱沙尼亚绿色合作计划”(Swed-Est Green Collaboration)。其中,该计划旨在促进爱沙尼亚(Estonia)和瑞典(Sweden)之间的可持续和无化石燃料海上活动,并主要集中在连接塔林-斯德哥尔摩(Tallinn–Stockholm)和帕尔迪斯基-卡佩尔斯卡尔(Paldiski–Kapellskär)航线的港口。
塔林港首席执行官Valdo Kalm表示,此次合作旨在减少海上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并同时为乘客和货运运营商提供面向未来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此次合作将为两港口带来战略优势,使我们对寻求可持续旅行及运输解决方案的船东、乘客和货运运营商更具吸引力。此外,这也将为开发不使用化石燃料的海上运输新商业模式、开展联合科学和应用研究以及申请欧盟和其他资助项目创造了机遇。” Kalm解释。
除了环境目标外,此次合作也旨在增加客运量、货物吞吐量和船舶停靠次数,以直接促进港口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力和福利。
“尽管塔林港和斯德哥尔摩港是此次合作的发起者,但,在未来,我们将邀请私营和公共部门组织、研究机构以及其他海事利益相关者加入这一绿色伙伴关系。” Kalm补充道。
与此同时,斯德哥尔摩港首席执行官Magdalena Bosson强调了两国共同的责任和愿景。
“瑞典和爱沙尼亚共享同一片海洋,并肩负着保护海洋的共同责任。通过携手合作,我们可以加速波罗的海地区的绿色转型,使海上运输更清洁高效。”Bosson表示。
图片来源:塔林港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5日
Decarbonisation
Marine Fuels 360: 新法规和新技术为海运脱碳指明方向
DNV海事业务发展总监Kapil Berry强调,能源效率措施“最容易获得成果”,并可以立即实施。
海运业正在努力实现脱碳目标,并面临着日益复杂的监管环境。当下,包括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 和 FuelEU Maritime 在内的新框架,以及即将出台的 IMO 净零框架,都在推动重大变革。
在周三(10 月 8 日)于新加坡举行的 Marine Fuels 360 峰会上,与会代表听见了上述洞见分享;在题为“利用技术实现脱碳”(Leveraging Technology for Decarbonisation)的演讲中,DNV 海事业务发展总监 Kapil Berry 强调,每一项新法规都比上一项更复杂,因此,合规性与战略规划对于船东而言极其重要。
Berry 表示:“虽然生物燃料目前被认为是最容易满足 FuelEU Maritime 和 IMO 净零排放目标即时合规需求的替代船用燃料,但是,我认为,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最前沿的仍是技术解决方案。”
其中,他分享了风力辅助推进系统 (WAPS),包括旋翼帆和刚性翼帆等设计,在安装后可节省 5-20% 的燃料。然而,实施这些技术需要仔细考虑通航区域、通风、甲板加固以及对桥梁能见度的潜在影响,并且,一般上也需要在入坞前的至少两年完成相关规划。
此外,碳捕集与封存 (CCS) 技术也正在成为一条重要途径。DNV 最新海事预测报告预测,如果 20 个主要港口建立卸载设施,且最大的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轮配备 CCS技术,那么,这将可从这些船舶卸载约 90% 的排放量。其中,这也相当于到 2030 年的海运总排放量的 9%,即 2500 万吨石油消耗量。
Berry 进一步表示,除了先进技术之外,能源效率措施也常被强调是可以立即实施的“最容易获得成果”方案。
他指出,DNV 的一份出版物已详细介绍了 40 多种能源效率技术,并表明了船东可以节省高达 16% 的能源。
此外,Berry 认为,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向净零排放航运转型将需要强大的数据管理。
他解释:“从手动报告转向自动化、标准化和可验证的数据流,对于遵守排放交易体系 (ETS)、FuelEU Maritime法规和净零框架至关重要,因为,涉及数百万甚至数十亿美元的决策将取决于准确的数据。”
“因此,为了支持行业发展,DNV 已建立了一项通过电子邮件即可获得的长期专家服务,其中,除了可在 24 小时内收到来自其全球数据中心的回复,紧急查询更可在 4 小时内得到回复。”
相关文章: DNV 向船东发布节能措施与技术新报告
图片来源:Informa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6日
国际海事组织(IMO)周二(9月30日)表示其正加紧努力帮助海员做好准备迎接航运能源转型,并符合其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的战略。
其中,IMO发布了《关于使用替代燃料和新技术船舶海员培训的通用临时指南》(STCW 7/Circ. 25)。该指南为所有使用替代燃料和新技术船舶的海员培训的制定和批准制定了一个国际框架。
此外,针对甲醇/乙醇、氨、氢、液化石油气、电池驱动船舶和燃料电池等燃料和技术的专用临时培训指南也在制定中。接下来,这些指南将于2026年2月提交至IMO人为因素、培训和值班分委会(HTW 12)审议。
预计,这些指南将成为修订后的1978年STCW公约(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规则下海员培训强制性要求的基础。目前,该规则正在接受审查,并旨在支持脱碳、数字化和其他发展。
通过技术支持发展能力
除了制定法规外,国际海事组织也在扩大对成员国的支持,并正推进以下举措:
- 由日本资助为期三年的项目,培训来自亚洲国家的LNG(液化天然气)燃料船操作教员;
- 与世界海事大学合作,为海员编写替代燃料培训材料,其中,这也为9月启动的海事公正转型工作组培训框架做出了贡献;
- 通过“绿色航行2050”(GreenVoyage2050)计划,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培训师制作适合当地情况的课程和在线学习模块;
- 连接监管者和从业人员的平台,例如:最近在新加坡举办的研讨会,并其中展示了从模拟器、虚拟现实工具到甲醇消防演习等实践培训的创新。
图片来源:国际海事组织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3日
-
LNG Bunkering2 周 ago行业洞察:2025年中国LNG交付量占全球近四分之一
-
Alternative Fuels1 周 agoDNV:应对脱碳风险的多维方案
-
Alternative Fuels2 周 agoGasum 旗下天然气加注及运输船队完全使用生物LNG航行
-
Newbuilding2 周 ago马士基迎来最新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Brisbane Maersk”
-
Bunker Fuel Availability2 周 agoENGINE:欧洲和非洲船用燃料供应情况(2025年10月22日)
-
Shipping Corridor2 周 ago新加坡与中国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建绿色数字航运走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