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Methanol

LR:总拥有成本是客船转向以甲醇推进的潜在障碍

报告显示,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的客船改装总拥有成本 (TCO) 是混合燃料 (Blend B30)、HFO 以及结合碳捕集技术的 HFO 成本的两倍以上。

Published

on

英国劳氏船级社(LR)近日发布的一份新报告发现,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的客船改装总拥有成本(TCO)是混合燃料 (Blend B30)、HFO 以及结合船上碳捕集与存储技术(oCCS)的 HFO 成本的两倍以上。

LR 的“燃料深思:客船甲醇”(Fuel for thought: Methanol for Passenger Ships)报告探讨了运营商在 15 年期间的 TCO,并基于 65% 的航行时间将花费在欧盟水域而得出计算结果。

根据LR 商业咨询团队的分析,该报告所确定的总体结果表明,甲醇加注价格成本是其被采用的主要商业障碍,同时,使用不太环保的化石基(灰色)甲醇更具商业吸引力。因此,即使将欧盟排放税纳入考量,对于客运船东而言,最好的建议还是混合使用 50% 的灰色甲醇、25% 的生物甲醇和 25% 的电制甲醇。

同时,该研究强调,基于甲醇与现有燃料具有相似的特性,对于希望减少新建客船碳排放的船舶运营商来说,甲醇是一种技术上可行的燃料。

此外,该行业曾经实现可行的船舶改装途径,如 LR在2015 年的“Stena Germanica”轮先驱项目。目前,这种替代燃料技术的可行性已反映在全球的新船订单中,包括正等待交付的各类客船,从小型内陆船舶到最大型的游轮不等。

该报告概述,行业需要加大对绿色和生物甲醇的生产投资,并改善加注基础设施,在提高燃料可用性之际将成本降低至商业可行的水平。

英国劳氏船级社(LR)大客户(邮轮)战略副总裁 Natasha Pritchard 表示:“对于正考虑以甲醇作为其部分能源转型途径的客船船东,我们最新的《燃料深思》报告提供了一些急需的洞见。”

“虽然,以船用甲醇燃料作为客船的低碳船舶推进解决方案具有相当大的前景,但与其他燃料相比,其更高总拥有成本(TCO)可能将成为其在该领域被广泛采用的障碍。”

“因此,为了降低这些成本,优先关注可再生和低碳甲醇的生产至关重要。”

照片来源:Stena Line
发布日期:2024 年 3 月 14 日

Continue Reading

Methanol

中国:24000 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开工建造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为中远海运集运建造的24000 TEU甲醇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系列船首制船“DE148”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

Published

on

By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Dalian COSCO KHI Ship Engineering Co Ltd,简称DACKS)于周四(7月24日)宣布其已为中远海运集运(COSCO Shipping Lines)订购的24000 TEU甲醇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系列船首制船“DE148”隆重举行开工仪式。

此次开工仪式标志着大连中远海运川崎 (DACKS)在绿色船舶建造领域开启新里程,将助力航运业加速向绿色低碳未来过渡。

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表示:“此次大连中远海运川崎与中远海运集运在甲醇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系列船项目的再次携手,是继20000 TEU集装箱系列船项目成功之后,双方深化战略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据报道,在2022年,中远海运控股向南通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Nantong COSCO KHI Ship Engineering Co Ltd,简称NACKS)和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订购共计12艘24,000 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每艘造价约为2.3985亿美元(当时折合约人民币17.1968亿元)。

其中,南通中远海运川崎(NACKS)将为东方海外货柜航运有限公司(OOCL)建造其中7艘,并预计于2026年第三季度至2028年第三季度交付。而大连中远海运川崎,则将为中远海运集运的全资子公司——中远(开曼)水星有限公司【COSCO (CAYMAN) Mercury Co Ltd】建造其中5艘,并预计将于2027年2月至2028年6月之间交付。

图片来源:大连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5年7月30日

Continue Reading

Events

新加坡研讨会将探讨关于燃料油和生物燃料的先进船燃混合实践

Labtechnic 和 Energy Constructs联合举办为期两天的课程,将重点关注 ISO 8217:2024标准、船用生物燃料和碳强度合规性等课题。

Published

on

By

Labtechnic Testing Services 将与 Energy Constructs 合作在 10 月 2 日至 3 日举办专题研讨会,以重点探讨先进船用燃料调配技术、ISO 8217:2024 标准以及应对国际海事组织 (IMO) 温室气体燃料强度 (GHG Fuel Intensity,简称GFI) 法规的低碳燃料转型。

此次研讨会面向船东、船燃贸易商、船用燃料调配商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将就调配控制、生物燃料稳定性以及碳排放监管合规性【包括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 和日本 GX 计划】提供实用见解。

其中,特邀演讲嘉宾、Energy Constructs 首席执行官 Gabriel Ho 将主持多场关于船用生物燃料持续格局演变的研讨会,以重点探讨可再生燃料类型、生产趋势和 ISCC 认证框架。

Gabriel Ho 表示:“生物燃料将成为全球航运脱碳的基石。”

“同时,本次研讨会将深入探讨供应链物流面临的现实挑战和FAME 、HVO 在船舶应用中的混合特性,以及可追溯性、可持续性认证和生命周期分析将如何改变整个燃料价值链的合规性和审计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Labtechnic Testing Services商务总监 Garette Lee 则强调了研讨会的重点实践,他解释:“随着 ISO 8217:2024 标准更新以及温室气体相关阈值即将生效,我们已设下目标助力业内人士掌握所需的实验室和现场知识,因此,从混合比例计算到监管审计准备,本课程将注重于实践操作。”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主题包括:

燃料类型、规格和 ISO 8217:2024标准:

  • 探讨船用燃料类别、关键特性以及遵循最新 ISO 8217:2024 标准的合规性。
  • 将重点介绍重要的更新、规格变更及相关运营影响。其中,在实践环节将重点关注混合优化、稳定性与兼容性。

混合原理与技术:

  • 讲解传统燃料和生物燃料的核心混合实践,包括比例计算和规格控制。
  • 并且,也将进行专注于混合优化、稳定性与兼容性的实践环节。

生物燃料与质量挑战

  • 探讨生物柴油生产、生物燃料混合以及沥青质、不稳定性、总悬浮颗粒物 (TSP) 等常见问题。
  • 同时,也展示旨在确保燃料可靠性的故障排除技术和最佳实践。

保持合规性

  • 深入了解将于 2027 年生效的国际海事组织 (IMO) 温室气体燃料强度 (GFI) 法规。
  • 探讨碳阈值以及其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 和日本 GX 举措等区域计划的一致性。

船用生物燃料概况

  • 评估亚太地区脂肪酸甲酯 (FAME)、氢化植物油 (HVO)、甲醇和生物液化天然气 (BLNG) 的供应与发展情况。
  • 探讨生产趋势、政策激励措施和可持续性认证 (ISCC)。

此外,该课程也提供互动案例研究和可选择参与的实验室参观活动。

研讨会参与详情如下:

早鸟价:1,280 新元
标准价:1,598 新元(不含消费税)
团体可享折扣。
报名或咨询:
sales@labtechnic.com.sg | ‪+65 9847 7753
 
图片来源:Labtechnic Testing Services
发布日期:2025年7月30日

Continue Reading

Methanol

阳明海运再向日本船厂订购三艘甲醇燃料集装箱船

加上今年3月订购的三艘8000 TEU集装箱船,阳明海运将拥有总计六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并计划于2028年至2030年间交付。

Published

on

By

中国台湾航运公司——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Yang Ming Marine Transport Corporation )周四(7 月 24 日)表示其已向日本造船(Nihon Shipyard)和今治造船(Imabari Shipbuilding)再订购三艘 8,000 TEU 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

如加上 3 月份订购的三艘 8,000 TEU 船舶,阳明海运共计将有 6 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于 2028 年至 2030 年之间交付。

此前,为保持核心集装箱运输业务的竞争力,阳明海运的船队优化计划已获得董事会批准,其中,这包括增加最多十三艘 8,000 至 15,000 TEU 级集装箱船。

而现在,该公司已完成其集装箱船采购布局,涵盖上述六艘8,000 TEU甲醇双燃料预留船和七艘15,000 TEU LNG(液化天然气)双燃料船,旨在取代部署超过20年的5,500至6,500 TEU老旧船舶。

预计,这些新船将助力该公司稳定部署中长期运力,并增强其船队服务能力。

同时,这批8,000 TEU船舶将配备节能主机,能凭借甲醇双燃料预留设计灵活应对替代燃料领域的持续变化和未来监管变化。

图片来源:阳明海运
发布日期:2025年7月29日

Continue Reading
Advertisement

我们的合作伙伴



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