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
中石化中海燃供通过“Straits Integrity”轮在新加坡港完成首单海外加注业务
该公司通过新加坡注册的燃料供应船“Straits Integrity”向“Navios Nerine”轮成功交付了1700公吨低硫燃料油(LSFO)。

中国石化集团与中远海运集团的合资公司——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中海燃供”)于周三(4月24日)在新加坡港完成了其首单海外加注作业。
该公司通过新加坡注册的燃料供应船“Straits Integrity”向“Navios Nerine”轮成功交付了1700吨低硫燃料油(LSFO)。其中,后者是由新加坡本地燃料供应商Eng Hua Company Pte Ltd.运营的一艘船。
中石化中海燃供表示:“这一战略突破标志着公司首次在海外实现从上游采购到终端加注的全链条自主运营,海外网点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同时,中石化中海燃供强调:“此次海外全链条自主运营首单加注业务的成功进行,不仅彰显了公司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坚定决心和显著成效,更为公司进一步提升海外供应能力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望未来,中石化中海燃供将进一步提升新加坡市场的资源整合能力,并在逐步实现传统能源常态化供应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生物燃料油、绿色甲醇等清洁能源加注业务路径,以进一步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为全球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中国力量。
于2003年12月注册成立,中石化中海燃供是中国大陆第四大实物燃料供应商,主要供应区域包括华东和华南地区。



















图片来源:Eng Hua Company Pte Ltd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5日
Technology
GCMD生命周期研究量化了采用碳捕集与封存路径的净温室气体减排量
GCMD在COLOSSUS研究中强调了全面的生命周期评估,并量化了整个碳价值链中与船上碳捕集与封存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成本。

全球海事脱碳中心 (Global Centre for Maritime Decarbonisation,简称GCMD) 于周二(5 月 6 日)发布了其最新综合生命周期评估 (Life Cycle Assessment,简称LCA) 报告,其中,该报告量化了船上碳捕获与封存 (Onboard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OCCS) 技术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潜力。
这项名为COLOSSUS(Carbon capture, offloading, onshore storage, utilisation and permanent storage的缩写,即碳捕获、卸载、岸上封存、利用和永久封存)的研究对整个碳价值链中与 OCCS 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成本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涵盖各个环节,从燃料生产、运输和采用,以至船上的二氧化碳捕集及其最终处置。
GCMD 表示,LCA 有助于对不同的脱碳措施进行等效比较;其中,这种比较方法可以帮助船东根据在整个碳价值链中的净减排影响做出明智的方案决策。同时,这种全面的排放量化确保了采用OCCS 不会因下游决策而导致邻近行业的排放量意外增加。
“虽然,针对陆上碳捕集技术已存在生命周期评估 (LCA),但,对于在相关价值链中部署这些解决方案的船舶进行的总体温室气体排放评估,却十分有限。”报告补充道。
而全面的评估,将需要纳入燃料的油井到储罐 (WtT) 排放、船上储罐到尾流 (TtW) 排放(包括与OCCS 作业相关的排放)、后续运输捕集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与永久封存或将其运用相关的排放。
本研究的考量因素
本研究以重质燃料油 (HFO) 的 WtW (Well to Wake,即油井到尾流)温室气体排放量 93.3 克二氧化碳当量/兆焦耳 (93 gCO2eq/MJ) 作为基准,并与其他情景进行比较。其中,本研究探讨了五种OCCS 技术、六种船用燃料方案,以及三种捕集后情景。从 OCCS 技术中,本研究考察了基于传统单乙醇胺 (Monoethanolamine,即MEA) 的 OCCS 技术的不同捕集后情景,其中, MEA 也是业内最成熟的 OCCS 技术。此外,基于在船上储存大量液态二氧化碳的实际限制,该研究进一步假设了所有情景的总碳捕获率为40%,并与行业建议一致。
主要发现
值得注意的是,部署基于MEA的传统OCCS技术可让使用重油燃料的船舶节省29%的WtW(干散货船)温室气体排放。
同时,用生物燃料替代重油是一种有效且最大化温室气体减排的策略。对于部署基于MEA的OCCS技术的船舶,当使用生物LNG(液化天然气)和由废弃食用油制成的生物柴油时,WtW的排放量可减少69%至121%。
在被评估的捕集后情景之中,将所捕获的二氧化碳封固在混凝土中为最有效方案。其中,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取代一部分岸上应用中对碳密集型水泥的需求,进一步将整个碳价值链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从29%提高到60%。
同时,二氧化碳捕集后运输和永久封存的排放量微乎其微,当被捕集的二氧化碳被运输1000公里时,其只占了部署基于MEA的OCCS技术的船舶(海上航行)WtW总排放量的约1%。
此外,被捕集的二氧化碳也可用于通过可再生电力生产电子甲醇,而让使用电子甲醇的船舶可实现减少17%的温室气体排放。
另一方面,以MR型油轮首度全面安装具备完全热回收功能的OCCS系统为考量,在总捕集率达到40%的情况下,其避免碳排放的成本将介于269-405美元/吨二氧化碳之间。
注:GCMD的完整声明可在此处查看,而完整的研究结果则可在此处查看。
图片来源:全球海事脱碳中心
发布日期:2025年5月6日

针对新加坡高等法院在 BCP 诉中国航油案中关于信用证付款问题的重要判决,BlackStone & Gold 律师事务所近期向新加坡船用燃料资讯平台《满航时报》(Manifold Times) 提供了其相关分析:
像Hin Leong Trading Pte Ltd(兴隆贸易)和Zenrock Commodities Trading Pte Ltd(“Zenrock”)等贸易商的倒闭,都导致了在信用证(“LC”)项下付款的银行在客户破产未偿还的情况下蒙受了损失。在近期一系列案件中,这些银行试图追回已支付给信用证受益人的款项(他们指称这些款项是针对并未实际发生的货物装运而支付)。然而,由于法律将信用证视为“商业命脉”,因此,在拒绝信用证付款或追回已付款项方面,法律只在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予以认可。
去年,新加坡上诉法院(在 Winson Oil Trading Pte Ltd 诉 Oversea-Chinese Banking Corp Ltd 案及另一起诉讼 [2024] SGCA 31 案中我们曾概述)对银行拒绝信用证付款的权利做出了重要澄清。上诉法院明确指出,如果受益人不仅明知提交的文件虚假,且对其向银行所作陈述的虚实表现出毫不在意的态度,银行有权拒绝付款。这一点,在石油贸易中尤为关键,因为支付担保函通常包含有关货物装运及其所有权的陈述,而这些陈述有时可能并不属实。
去年,新加坡法院就信用证付款作出的另一项重要判决为 Banque de Commerce et de Placements SA, DIFC Branch & Anor 诉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 [2024] SGHC 145(“BCP v CAO”)案。
其中,BCP诉CAO案证实了银行拒绝信用证付款的艰巨任务,以及特定商品的行业惯例在判定销售合同是否为虚假合同方面的重要性。如果货物销售合同按照行业惯例履行,并有实际执行交易的人员提供的证据支持,而且,也构成已知完整货物序列的一部分,则银行很难证明合同双方无权占有货物或无法获得货物所有权。
注:BlackStone & Gold的完整文章可在此处阅读。
图片来源:Manifold Times
出版日期:2025年5月6日

澳大利亚造船商 Incat Tasmania 于周五(5 月 2 日)在其位于塔斯马尼亚(Tasmania)州霍巴特(Hobart)的造船厂成功为全球最大的电池动力船 “China Zorilla”举行下水仪式,同时,它也是为南美渡轮运营商 Buquebus建造的船舶。
目前,该船是 Incat 为 Buquebus 建造的第九艘船。之后,当它在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和乌拉圭之间投入使用时,它将完全依靠电池运行,并可运载多达 2100 名乘客和 225 辆汽车横渡拉普拉塔河。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不仅对于 Incat 而言,对于海上运输未来也是历史性的一天。”Incat 董事长Robert Clifford表示。
“我们在塔斯马尼亚建造世界领先船舶已有 40 多年,而‘Hull 096’轮,正是我们迄今为止所交付的最符合宏伟愿景、最复杂、最重要的项目。相信,这艘船将会改变游戏规则。”
Buquebus总裁Juan Carlos López Mena表示,该船最初计划使用液化天然气(LNG)燃料,但在后来改成了纯电动船舶。
此外,该船配备了超过250吨的电池和一个装机容量超过40兆瓦时的储能系统(ESS)。并且,该储能系统的规模是世界上任何海上设施的四倍,并连接着八台由技术合作伙伴瓦锡兰(Wärtsilä)提供的电动喷水推进器。
该船长130米,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船舶,也是迄今为止被建造的同类中最大电动交通工具,是澳大利亚制造业历史上最重要的单项出口产品之一。
图片来源:Incat Tasmania
发布日期:2025年5月6日
-
Hydrogen2 周 ago
Louis Dreyfus Armateurs 的液氢动力服务运营船获BV颁布 AiP 证书
-
Alternative Fuels2 周 ago
日本:J-ENG 推进日本首台全尺寸实机氨燃料混烧运行试验
-
Bunker Fuel2 周 ago
TMD Energy成为首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马来西亚船燃供应商
-
Alternative Fuels1 周 ago
ENGINE on Fuel Switch Snapshot:鹿特丹B100燃料在欧盟航线更具成本效益
-
Alternative Fuels2 周 ago
印尼与HDF Energy合作推进氢能解决方案研究以实现海运脱碳
-
Alternative Fuels3 天 ago
阿曼:TotalEnergies和OQEP将通过Marsa LNG工厂增加LNG燃料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