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hanol
ENGINE 本周探讨替代燃料:为什么甲醇(目前)还没有赶上发展前沿
相对于液化天然气动力船,甲醇船订单遇到了瓶颈;而其中的主要挑战可能在于加注基础设施,因为,在主要航运地区以外的专用甲醇加注设施目前仍稀缺。
尽管国际海事组织的中期措施即将出台,甲醇船订单的走势当下却停滞不前。
其中,DNV 最新的船舶订单统计显示了明显的分歧。目前,针对LNG(液化天然气)船的投资正在增加,但甲醇船订单走势却停滞不前。DNV 高级分析师Kristian Hammer表示,在整个2 月份,全部34 艘替代燃料船订单中有 33 艘都是LNG船,并较 1 月份的 12 船订单已大幅增加。
同时,LNG船投资出现增加的一个关键因素,也可能在于其灵活性。尽管,LNG仍属于一种化石燃料,但是,能燃烧它的发动机,却也能够使用生物LNG和电子LNG。从化学层面来看,它们可以是相同的产品,因为,它们都是甲烷。因此,这意味着,LNG双燃料船不会永远与化石LNG挂钩,并因此让这些船舶成了船东面向未来的投资。
目前,已有 685 艘 LNG 船投入运营,并另有 634 船新订单将于 2033 年交付,如此看来,船东似乎正押注于这种适应性。
相比之下,甲醇船订单却遭遇了挫折。DNV 数据显示,在2 月份没有一艘甲醇船被订购,并因此引发人们开始质疑行业内的此类燃料需求。
在这方面,其中一个主要挑战可能在于其加注基础设施。当下,除了在ARA枢纽等关键地区和部分亚洲港口之外,专用的甲醇加注设施依然稀缺。
目前,只有 9 艘专用甲醇加注船在运营,并正为 57 艘甲醇动力船提供服务,同时,这些船目前几乎全部都部署在亚洲。此外,到2026 年将只有额外6 艘已订购加注船被交付,而届时,甲醇船队也预计将再增加 173 艘。因此,专用甲醇加注船的缺乏可能将限制燃料加注选择,并一般而言将导致燃料供应限制于码头到船或油轮到船作业范围内。
而另一个缺点,可能是因为全球甲醇供应不足。
全球甲醇行业协会(Methanol Institute,简称MI)的数据库显示,目前大多数运营中的生物甲醇生产工厂都集中在美国和亚洲。因此,将生物甲醇从这些地点运输到欧洲、中东、非洲或南美的主要加注中心可能将面临高昂成本,并导致物流复杂化,且可能会给船燃买家带来高昂的价格。
相比之下,液化生物甲烷 (LBM) – 或生物LNG – 已可以利用完善的LNG加注网络。其中,气态生物甲烷可以通过现有的天然气管道使用一种称为质量平衡的计量技术供应至所需位置,然后,再在加注点附近进行液化。因此,这将消除燃料在地区之间物理运输的高成本,并可以让 LBM 成为船东更具成本效益和可扩展性的选择。
即使在可以加注甲醇燃料的地点,更环保甲醇类型(如生物甲醇)的高成本也会带来另一个障碍。马士基·麦克-凯尼·穆勒零碳航运中心 (MMMCZCS) 所开发的燃料成本计算器估计,欧盟生物甲醇的 VLSFO 当量成本为 1,485 美元/吨。相比之下,鹿特丹 LBM 的 VLSFO 当量成本会更便宜,为 1,161 美元/吨。
似乎,即使国际海事组织的中期措施即将出台,船东也仍不愿投资于甲醇动力船,并可能源于基础设施限制、供应限制和其高成本。另一方面,如今正在规划长期战略的船东也可能会发现具备 LNG 能力的船舶很具吸引力,因为,兼容 LNG 的发动机具有可使用更可持续 LBM 的多功能性。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本周的其他新闻:从明天起,在新加坡注册的加注船将被允许携带和运送含有高达 30% (B30) 生物燃料的燃料。其中,MPA 已敦促新加坡注册传统加注船的“船东、船舶管理人、运营商和船长”遵守相关通函。该通函称:“此举无需寻求 MPA 的单独批准。”
另一边,美国的可再生能源公司 StormFisher Hydrogen 将在其拟议的北美工厂每年生产 50,000 吨的电子甲烷。其中,该工厂将会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通过电解和生物源 CO2 生产绿色氢作为原料,以进而生产电子甲烷。
与此同时,中国香港的船舶管理公司 Anglo-Eastern 在印度孟买附近启动了其训练用氨和LNG加注站滑橇。该加注站滑橇配备了低温加注技术和安全系统,可以模拟真实的氨和LNG加注操作。
此外,美国能源部 (DoE) 已修改了之前向 JAX LNG 发出的命令,并因此撤销了以LNG作为船用燃料的监管障碍。如今,美国能源部将不再对美国港口、美国水域和国际水域的船对船LNG加注行使《天然气法》管辖权。
作者:Konica Bhatt
图片来源:A.P. Moller-Maersk
来源:ENGINE
发布日期:2025 年 3 月 10 日
中国台湾的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Yang Ming Marine Transport Corporation)于周三(10月29日)在今治国际酒店与日本造船株式会社(Nihon Shipyard)、今治造船株式会社(Imabari Shipbuilding)和正荣汽船株式会社(Shoei Kisen Kaisha)签署了六艘8000 TEU级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的合同。
该合同包括购买三艘现有集装箱船以及订造三艘新船,由阳明海运董事Dr. Chuck Tsai和日本造船董事Yukito Higaki先生签署。
预计,这些船舶将于2028年开始交付。
同时,这批8000 TEU级集装箱船将是阳明海运船队中首批采用甲醇双燃料预置规划的船舶。交付后,新船将逐步取代阳明海运船龄超过20年的5500 TEU级集装箱船。
此外,这些船舶的主机设计已预留未来改用绿色甲醇燃料的结构,并且,其推进系统将采用高效螺旋桨、节能舵叶和舵翼,以进一步优化性能。
有了这些特性,船舶将能够灵活调整未来的能源战略,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绿色甲醇技术和环境法规,并彰显了阳明海运致力于支持客户实现脱碳目标并推动可持续交通发展的决心。
图片来源:阳明海运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30日
Methanol
劳斯莱斯成功测试首台纯甲醇船用高速发动机
劳斯莱斯动力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Dr. Jörg Stratmann表示:“迄今为止,在这个性能级别中,没有其他高速发动机完全使用甲醇作为燃料。”
劳斯莱斯(Rolls-Royce)周一(10月27日)宣布已在腓特烈(Friedrichshafen)港的测试台上成功测试了全球首台完全以甲醇为燃料的高速船用发动机。
劳斯莱斯工程师与meOHmare研究项目的合作伙伴携手,在为船舶提供气候中和且环保的推进解决方案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的里程碑式进展。
劳斯莱斯动力系统股份公司(Rolls-Royce Power Systems AG)首席执行官Dr. Jörg Stratmann表示:“这确实是世界首创。迄今为止,仍没有其他同等性能级别的高速发动机能够完全使用甲醇作为燃料。当下,我们正致力于投资面向未来的技术,以为客户开辟高效的减排途径,并进一步巩固我们在可持续推进系统领域的领先地位。”
劳斯莱斯的目标在于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减排方案,与其多年转型计划中的“低碳”战略支柱相契合。并且,该项目也符合动力系统公司发展船舶业务的战略举措。
当下,meOHmare联合项目由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资助,汇集了劳斯莱斯、喷射系统专家Woodward L’Orange以及WTZ Roßlau技术研究中心的专业知识。该项目的目标,是要在2025年底前开发出基于绿色甲醇的二氧化碳中性船用发动机的综合方案。
然而,甲醇也给工程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柴油不同,液态酒精不会自燃,需要全新的喷射技术。
劳斯莱斯动力系统公司甲醇发动机开发负责人Dr. Johannes Kech解释:“我们从根本上重新设计了燃烧过程、涡轮增压和发动机控制系统,甚至,还改造了我们的测试台基础设施。”
“初步测试表明发动机运行平稳,而现在,已是进行微调的阶段。”
图片来源:劳斯莱斯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30日
根据深圳市自由贸易与保税服务协会的消息,中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加注船“大庆268”轮已于周四(10月23日)在舟山顺利下水。
这艘7500吨新船由深圳市沣洋海运有限公司建造,将由中石化中海深圳船舶燃料有限公司运营。
而该船的设计方则为舟山万达船舶设计有限公司,并已通过中国船级社舟山办事处检验,能够满足国际航行船舶的规范要求。
通过采用先进的双燃料系统,“大庆268”轮可在甲醇和常规船用燃料之间灵活切换。
同时,该船可载运化学品、成品油和甲醇燃料,并将主要部署于港口锚地的绿色甲醇和燃料油加注作业。
该船将在中国粤港澳大湾区运营,而粤港澳大湾区,涵盖珠江三角洲九个城市,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因此,它也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专为甲醇加注设计的“移动绿色驿站”。
下水后,该船将在舾装码头进行进一步的舾装、设备调试和海试,并预计将于12月月底前交付。
图片来源:深圳市自由贸易与保税服务协会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