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s Flowmeter
中国:供油企业在 MFM 联盟大会上签署行业联盟公约与合作宣言
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唐山中海船舶燃料有限公司六家船供油企业签署了《中国船供油行业质量流量计推广使用联盟公约》。

中国石油流通协会船用燃料行业委员会周五(1月12日)表示,由该委员会主办的中国船供油行业“质量流量计联盟大会“上,六家船供油企业签署了《中国船供油行业质量流量计(MFM)推广使用联盟公约》和《中国船供油行业质量流量计推广使用合作宣言》。
签署方为: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唐山中海船舶燃料有限公司。
当日,中国石化燃料油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姜永卓于现场宣读了联盟公约。
在船供油企业签署公约和宣言后,也标志着中国船燃供应行业质量流量计联盟正式成立,旨在推动和鼓励MFM在加油作业中的广泛应用和使用,以确保船用燃油计量的准确性,并制定船用燃油质量流量计使用标准。
大会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燃油供应商、航运公司、科研院校以及质量流量计检定机构和制造商准
中国石油流通协会(CPCA)名誉会长邸建凯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船用燃料行业委员会在协会分支机构中发展最突出。
他表示,委员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具有良好的信誉度和口碑。
由于船供油行业是航运配套功能的重中之重,邸建凯表示,船用燃料行业委员会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内容和提高服务质量,以及不断巩固中国船供油市场稳定向好的发展基础。
“质量流量计联盟的成立,正是协会协助行业主管部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并推动中国船供油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里程碑。”他强调。

大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原口岸监管司副巡视员李华东强调了规范船燃供应市场的背景和重要性。
他指出,质量流量计的测量数据能在系统显示界面随时查看,并实时远传至海关或船东方,是重要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质量流量计在船供油领域的全面使用有助于提升行业数字化水平,同时也便于海关进行大数据智慧监管,开展制度创新、提升监管效能。希望各方以此为契机,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引领世界船供油行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李华东解释。
接下来,作为航运公司代表,国家能源集团航运有限公司采购中心主任王旻和安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船管中心总经理蔡可光一致认为推广使用质量流量计是解决燃油加注计质量问题的关键。
其中,燃油成本是船公司最重要的可变成本,但在供油和受油过程中,却出现燃油供应商筛选标准、数量认定、争议解决等长期困扰船东的问题。
因此,在协会的支持下,加油行业开展了质量流量计的交接试用。同时,过去六个月的结果显示,相关作业计量精度和加油作业效率有所提高,且数量纠纷更少。
“相关技术已经足够成熟,质量流量计在船供油领域的普及是行业的当务之急。同时,感谢船用燃料行业委员会为规范国内船加油市场环境、保证服务数质量、带动船供油相关产业良性发展做出的辛勤努力。”他们告诉媒体。
“希望协会继续顺应行业诉求、加强行业引领,建立使用质量流量计系统的认证、安装、检定等各环节的规范指引,并尽快出台供油企业和加油船舶“白名单”,促进行业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迈可(舟山)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分析师赵仲慧介绍了国际燃油测量环境的相关发展。她强调,新加坡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建立了统一的管理框架和标准,且每个MFM都由权威机构认可的第三方进行现场验证,以及在背后有权威组织牵头进行监管。
而Endress+Hauser中国大型项目及解决方案经理徐占锋,则讲述了质量流量计加油计量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并分享了其先进技术性能和特点。
图片来源:中国石油流通协会
发布日期:2024 年 1 月 16 日
Mass Flowmeter
IBIA 和 BIMCO 启动关于船用燃料许可证和 MFM 采用情况的后续调查
该倡议以 2022 年进行的全面调查为基础,其中,该次调查为与 MFM 采用相关的行业挑战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在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 (BIMCO) 的支持下 ,国际船燃工业协会 (IBIA)于周四(10 月 2 日)启动了一项后续调查,旨在评估船用燃料许可制度 (bunker licensing schemes,简称BL) 和质量流量计 (Mass Flow Meter,简称MFM) 技术对整个航运业透明度、船燃质量和监管协调性的影响。
此项举措以 2022 年进行的全面调查为基础,其中,该2022调查为行业在船燃质量、数量差异以及 MFM 技术采用对运营影响等方面的挑战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此外,2022 年的调查结果也强调, 采用 MFM(尤其是在新加坡)显著减少了燃油数量纠纷,但是,人们对燃油质量及其对机械设备的影响仍普遍感到担忧。并且,调查还显示,业界强烈支持更广泛地实施 MFM 和许可制度,并以此作为提高全球港口透明度、可靠性和信任度的手段。
而当下,这一次的后续调查由IBIA船燃许可和MFM(Bunker Licensing & MFM Working Group,简称BL MFM)工作组牵头,旨在基于这些调查结果了解2022年以来取得的进展,并识别持续存在的挑战,以及,针对强制性MFM技术的潜在采用、将许可计划扩展到更多港口以及全球加注作业标准化和数字化效益等方面收集行业的看法。
IBIA执行董事Alexander Prokopakis 表示:“我们2022年调查的反馈表明,业界明确希望提高燃料加注流程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因此,此次后续调查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并确定保障全球范围内安全、可靠且面向未来的加注作业所需的措施。”
BIMCO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David Loosley 补充道:“随着生物燃料和其他昂贵替代燃料被逐步推广,确保所交付燃料的数量、质量具准确性和透明度的需求已日益明显。其中,新加坡港以及鹿特丹港和安特卫普港正在履行其强制性采用质量流量计的承诺;因此,我们相信,在行业倡议的支持下,这对于未来航运业的燃料供应而言,是向前迈进的非常积极一步。”
调查链接:https://bit.ly/IBIABS102025
相关文章: IBIA 和 BIMCO 合作应对船用燃料与海事行业挑战
图片来源:Manifold Times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3日
Mass Flowmeter
鹿特丹港务局提醒业者注意基于MFM举措的加注许可证突击检查
该港口表示,即使使用了MFM,转运燃料仍需持有有效的燃料加注经营许可证,且必须遵守特定法规,并接受港口当局的定期监控,以及面对无预警的突击检查。

鹿特丹港周五(8月8日)提醒航运业,从2026年1月1日起,该港将与安特卫普-布鲁日港共同执行新的船用燃料加注规定。
从该日起,所有在鹿特丹港(Rotterdam)和安特卫普-布鲁日港(Antwerp-Bruges)运营的加注船在运送残渣馏分油和生物燃料时都必须使用质量流量计 (MFM)。其中,MFM技术旨在确保燃油量的测量精确无误,以实现更透明、高效和可靠的船燃作业。
因此,鹿特丹港警告称,港务局将定期(以及有时不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业者符合其许可要求。
鹿特丹港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运送这些燃料仍必须持有有效的燃料加注经营许可证。因此,业者必须遵守特定法规,并接受港务局进行定期监控,以及,有时不定期或根据市场信号进行的监控。”
该港表示,即使使用了质量流量计 (MFM),燃料测量师的作用仍至关重要。
“港口强烈建议聘用熟悉该系统的合格、获认可测量师。”该声明补充道。
此外,该声明强调,MFM系统必须在2026年1月1日之前获得港务长的认证并完成注册。
“不遵守规定可能会导致被罚款或吊销执照。如果您是加注驳船使用者,请确保您拥有所有的相关文件。”
2023年,鹿特丹港曾宣布,从2026年1月1日起,安特卫普-布鲁日港和鹿特丹港的加注船将强制性使用燃料测量系统。
相关文章: 安特卫普-布鲁日和鹿特丹将强制实施MFM 燃油测量系统
图片来源:鹿特丹港
发布日期:2025年8月11日

TFG Marine 周五(7 月 11 日)表示,其全球数字化计划已达到一个关键里程碑,因其已为美国燃料加注驳船公司 Buffalo Marine Service Inc. 定期租用的驳船“Buffalo 404”安装了符合 ISO 22192 标准的质量流量计 (MFM)。
这是第一艘在美国墨西哥湾运营并安装经 ISO 认证 MFM 的燃料加注驳船,将为该地区船用燃料配送的透明度、准确性和运营效率树立新的标杆。
同时,此次安装任务也是 TFG Marine 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旨在到 2026 年为其全球近 90% 的船燃加注船队配备 MFM,以履行承诺提高数据完整性、简化操作,并增强对船用燃料交易的信心。
TFG Marine 全球船用燃料主管 Kenneth Dam 表示:“我们对质量流量计技术的持续投资,彰显了我们致力于引领船用燃料供应链现代化转型的承诺。”
“我感到很自豪,因为,我们驳船船队有超过60%的船舶已经安装质量流量计,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此基础上推进发展。”
“通过确保交付数量的更高准确性并消除人工测量差异,我们正在帮助全球船东和运营商打造更透明、可靠和高效的船燃加注流程。”
图片来源:TFG Marine
发布日期:2025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