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rnative Fuels
SMW 2024:保险公司如何应对未来燃料的“美丽新世界”
小组成员,来自CMC Marine 的Diego Cosulich先生表示,新船用燃料技术风险可以通过培训解决,但争议解决流程所蕴含的风险却更难解决。
《保险公司如何应对未来燃料的美丽新世界》(How insurers are responding to the brave new world of future fuels)一文首次发表于新加坡海事周 2024 Show Dallies第 5 期;经 The Nutgraf 和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许可,新加坡船用燃料资讯平台《满航时报》在此转载全文:
作者:Charlene Wang
航运业正在通过新燃料迈向更绿色的未来,但是,这也伴随着保险业目前正在评估的相应风险,以帮助利益相关者达到更清晰的认知。
海上保险经纪公司 Latitude Brokers 的董事总经理Matt Cannock周四在题为“对话:新资产类别的风险管理”(In Conversation With: Risk Management for New Asset Classes)小组会议上表示:“保险的作用在于帮助船东远离未知。”
对此,小组成员之一、海事咨询公司 CMC Marine 的区域总监兼化学家顾问Diego Cosulich 先生表示,新船用燃料技术风险可以通过培训解决,但争议解决流程所蕴含的风险却更难解决。
他补充道,目前,因燃料加注而引起的争议都有相当明确的处理程序,但是,这个程序“即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目前仍不清楚它将如何进行。”
接着,Matt Cannock先生表示:“我们要强调的关键,就是保险业一直都在适应环境,那些在今天受承保的所有风险,都曾经是第一次被承保的风险。”
国际保赔协会集团(International Group of P&I Clubs)首席执行官 Nick Shaw 先生表示,这一过程需要时间,因此,新的法规仍在讨论中。目前,国际保赔协会集团为全球约 90% 航行吨位提供了海上责任保险。
尽管存在障碍,人们仍乐观地认为风险不会阻止该行业的脱碳努力。该小组由新加坡 Wikborg Rein 律师事务所的专家顾问 Lesley Tan 女士主持,并最终得出结论:尽管成本高昂,船东依然有动力将这些新燃料集成到他们的系统中。
2024 年新加坡海事周(Singapore Martime Week,简称SMW)由新加坡海事及海事港务局(MPA)于 4 月 15 日至 19 日期间举办。
图片来源: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
文章来源:Nutgraf/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4 年 4 月 29 日
Alternative Fuels
洛杉矶-长滩-上海绿色航运走廊取得第一阶段重大进展
上海港已加注超过4.7万吨绿色甲醇,实现了中国首个国产绿色甲醇全链路贯通。与此同时,洛杉矶和长滩正在筹备甲醇试点项目。
洛杉矶-长滩-上海绿色航运走廊是跨太平洋地区首个此类合作项目,并于周一(10月20日)取得了新的里程碑。
由C40城市联盟推动的洛杉矶-长滩-上海绿色航运走廊(GSC)已成功实现第一阶段的各项里程碑,包括扩建岸电基础设施、实现集装箱船舶100%电气化,以及部署寿命周期更短、碳排放能力更强的船舶,还有扩大可持续燃料加注业务。
10月20日,走廊合作伙伴在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提交了第二份年度进展报告。
其中,报告重点介绍了自GSC启动以来,特别是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重大进展,并概述了为实现未来里程碑而计划采取的步骤,包括论证到2030年部署零生命周期碳排放集装箱船的可行性。
2025年3月,走廊合作伙伴齐聚长滩港举行了第二次面对面会议。在会上,走廊合作伙伴重申了就走廊目标达成的共识,并进一步详述了应对挑战的额外行动,以及启动了第四个工作组,将专注于指标和评估。
与其他专门工作组——能源供应工作组、承运商工作组和港口工作组一起,相关合作伙伴继续朝着各自的目标迈进,成果如下:
港口工作组
- 扩大岸电基础设施,使上海港、洛杉矶港和长滩港的岸电容量达到100%,从而减少船舶停靠期间产生的排放,改善当地社区的空气质量。其中,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已完成岸电安装,以满足先前的州政府法规要求。
- 上海港的绿色甲醇加注量超过47,000吨,而贯通了中国首个国产绿色甲醇全链路。同时,洛杉矶港和长滩港正在为甲醇试点项目做准备。
- 委托洛杉矶港/长滩港开展清洁燃料研究,并为清洁船用燃料试点项目做准备。
接下来,在成功完成第一阶段里程碑目标的基础上,合作伙伴将继续应对2026年及以后的重大挑战:
- 应对监管、许可和政策环境变化(例如:国际海事组织的净零框架)正在塑造的清洁船用燃料未来。
- 应对清洁船用燃料供需市场的不确定性。
注:如有意全面了解走廊进展情况和未来计划,请参阅年度进展报告。
图片来源:HMM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1日
Alternative Fuels
Repsol 将为NCLH旗下船舶供应包括甲醇在内的可再生船用燃料
从2026年欧洲邮轮季开始,Repsol将直接向NCLH旗下邮轮品牌的船舶提供一系列可再生燃料,并将首先供应生物燃料,再继而从2029年开始提供可再生甲醇。
雷普索尔公司(Repsol)周一(10月20日)宣布已与诺唯真邮轮公司(Norwegian Cruise Line Holdings,简称NCLH)签署了一项具里程碑意义的八年期协议,将为巴塞罗那港供应可再生船用燃料。
从2026年欧洲邮轮季开始,Repsol 将直接向停靠巴塞罗那港的NCLH旗下邮轮品牌——诺唯真邮轮(Norwegian Cruise Line)、大洋邮轮(Oceania Cruises)和丽晶七海邮轮(Regent Seven Seas Cruises)的船舶提供一系列可再生燃料,并将首先供应生物燃料,再继而从2029年开始提供可再生甲醇。
Repsol 工业转型和循环经济执行董事总经理Juan Abascal 表示:“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凸显了可再生燃料已准备好发挥关键作用,帮助减少航运业的碳足迹。通过与全球领先的邮轮公司之一NCLH合作,我们证明了可再生燃料已经可以大规模部署,并立即开始减少海上排放。”
NCLH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arry Sommer 表示:“此次合作是跨行业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的绝佳范例。今天,确保能在欧洲重要港口长期获得可再生船用燃料,与我们的‘航行与可持续’(Sail & Sustain)计划相契合,也体现了我们致力于迈向更可持续未来的承诺。”
当下,Repsol 与NCLH达成的协议,乃建立于不断变化的国际监管环境以及两家公司瞄准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因此,根据协议提供的所有燃料均根据ISCC EU框架获得认证,并同时符合所需标准支持NCLH的环境合规与脱碳路线图。
其中,可再生甲醇将产自Repsol 位于西班牙塔拉戈纳(Tarragona)的Ecoplanta工厂,是欧洲将城市垃圾转化为可再生燃料和循环产品的先驱项目,旨在为交通运输板块提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解决方案,并同时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预计,新工厂将于2029年投入运营,每年可处理多达40万吨城市固体废物,并将其转化为24万吨可再生燃料和循环产品。同时,NCLH也是第一家与Ecoplanta工厂签署可再生甲醇承购协议的公司。
图片来源:Repsol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1日
Alternative Fuels
HMM 大规模订购 12 艘 LNG 双燃料集装箱船和两艘 VLCC
该公司订购了 12 艘 13,000 TEU 集装箱船和两艘 VLCC,总价值 4 万亿韩元(约合 28 亿美元),并均为 LNG 双燃料船,将由 HD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和 Hanwha Ocean 建造。
韩国综合物流公司韩新远洋船务(Hyundai Merchant Marine,简称HMM)周四(10月16日)表示已订购价值4万亿韩元(约合28亿美元)的新船,是针对其船队组合的一项重大投资。
该订单包括12艘13,000 TEU姊妹船和两艘超大型油轮(VLCC)。
同时,所有13,000 TEU集装箱船均为LNG双燃料船,将由HD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HD 现代重工) 和Hanwha Ocean.(韩华海洋)建造。
随着国际海事组织和欧盟的脱碳法规不断加强,HMM 表示,LNG目前已被视为最易于部署的低排放燃料之一。
HMM 指出:“通过将这些新的LNG双燃料船添加到现有船舶投资组合中(该投资组合已包括甲醇动力集装箱船和LNG动力船),HMM 将继续巩固其在可持续航运领域的地位。”
“同时,新的VLCC也将推进公司散货船队组合的多元化和进一步加强。”
图片来源:HMM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7日
-
Alternative Fuels1 周 agoENGINE on Fuel Switch Snapshot: 鹿特丹LBM和B100燃料价格下滑
-
Bunker Fuel Availability2 周 agoENGINE:欧洲和非洲船用燃料供应情况(2025年10月8日)
-
LNG Bunkering1 周 agoStabilis Solutions 为加尔维斯顿港业务签署为期 10 年的LNG供应协议
-
Alternative Fuels2 周 agoSEA-LNG 在 MEPC 会议召开前重点概述LNG 的增长与温室气体减排
-
Interview2 周 agoIBIA 2025旗舰年会:VPS认为未来船用燃料蕴藏商机
-
Digital platform2 周 agoVPS 推出数字船用燃料与排放平台 VeriSphe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