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Regulatory
新加坡:研讨会深入探讨沿航线与海运枢纽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
MPA 表示,举办 IMO-新加坡 NextGEN 研讨会旨在帮助业界更进一步了解船舶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并促进沿航线利益相关者的协作。
据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MPA) 10 月 6 日称,在新加坡举行的 IMO-Singapore NextGEN 研讨会(IMO-新加坡 NextGEN )深入探讨了潜在的航线与海运枢纽航运温室气体 (GHG)减排行动以及其能如何支持海上脱碳。
该研讨会于2023年10月5日至6日举行,由国际海事组织(IMO)、MPA和挪威气候与环境部主办。
MPA 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与国际海事组织的2023 年温室气体战略相一致,研讨会旨在提高人们对船舶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认识,并促进整体价值链利益相关者的沿航线努力,以聚集需求并支持能源转型。”
来自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东帝汶和越南约40 名代表各别港口和负责政策制定的国家管理机关代表参加了该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其中,新加坡-国际海事组织的第三国培训计划(TCTP)和GreenVoyage2050项目联合促进了多个国家代表的参与。
研讨会上所提出基于航线的行动计划出自英国劳氏船级社海事脱碳中心(LR MDH)。2023 年 4 月,LR MDH 的提案——“根据丝路联盟开发基于航线的行动计划方案”(Development of a Route-Based Action Plan Methodology based on Silk Alliance)在IMO-新加坡 NextGEN Connect Challenge 挑战赛中光荣获胜。
此次该研讨会的重点在于经验分享和展示案例研究,而这些案例研究的应用方案来自于“丝路联盟”;该联盟由一群基于沿航线行动计划开展合作的亚洲海运集群组成。

IMO秘书长Kitack Lim表示:“IMO很高兴能为航线措施的制定和后续实施提供实际支持,这些措施将通过GreenVoyage2050项目和IMO-Singapore NextGEN Connect 计划推进绿色航运与减排。”
“国际海事组织针对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挑战的自愿国家行动计划(Voluntary National Action Plans)决议【MEPC第367(79)号决议】,将鼓励各国政府和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采取切实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挪威气候与环境部首席谈判代表Sveinung Oftedal表示:“此次沿航线行动研讨会对挪威来说是巨大的成功,因为我们得以与新加坡、国际海事组织和几个发展中国家合作,以支持该行业,尤其是各港口推进脱碳努力。”
MPA局长Teo Eng Dih(张英智)先生表示:“我们需要采取集体和包容性的方法来加强供应链,并研究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支持能源行业和国际航运的脱碳进程。以亚洲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增长潜力为出发点,跨国集团在亚洲齐聚一堂研究基于航线的措施着实令人鼓舞。因此,MPA 期待继续与 IMO 和挪威气候与环境部合作开展解决方案试点,以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创新。”
此外,MPA 也向与会者介绍了其最近为停靠 PSA 码头和裕廊港的船舶推出的准时制 (JIT) 规划与协调平台。 JIT 平台由 MPA 在 digitalPORT@SGTM 的第二发展阶段下开发,旨在通过实现准时到港提升港口效率,降低业务成本,同时,也帮助减少船舶温室气体排放。从 2024 年 1 月起,JIT 平台将逐步扩展至涵盖所有停靠新加坡的船舶。
LR MDH 项目总监 Charles Haskell 表示:“我们很荣幸有机会与 IMO 和 MPA 合作探讨以包容的方式为亚太地区制定基于特定航线的行动计划方案。此次研讨会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引入如丝路联盟倡议等的实际例子发起集体行动,以共同减少航运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参与这类行动,我们希望能进一步鼓励海上脱碳努力的先行者,并支持公正和公平的能源转型。”
继 2023 年 3 月 20 日签署谅解备忘录 (MoU) 后,IMO GreenVoyage2050 项目和 NextGen Connect 计划正相互配合推进努力和贡献专业技术知识,以通过支持航线和海运枢纽的开发与实践减少航运排放。
多方合作旨在建设能力、交流经验、知识和最佳实践,并联合调动资源支持措施的开发和制定。 同时,此次合作也将探索新加坡港与 IMO-Norway GreenVoyage2050 项目合作国家的一个选定港口在亚太地区建立基于航线的潜在行动计划。
相关文章: IMO, Singapore and Norway sign MoU on maritime decarbonisation
图片来源: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3 年 10 月 9 日
Port&Regulatory
中美港口收费暂停协议:从2025年11月10日起暂停一年
全球海上保险公司NorthStandard表示,目前仍有细节尚待进一步澄清,包括在2025年11月10日之前的过渡期内是否会继续收取费用。
全球海上保险公司NorthStandard于周一(11月3日)发布了更多关于美中港口费暂停一年协议的信息:
针对向与美国或中国有关联的船舶收取港口服务费的举措,美国和中国已同意暂停一年,并且,该协议自2025年11月10日起生效。同时,双方是在进行贸易磋商后达成了该协议,旨在稳定两国之间的海上和经济关系。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美中两国于2025年10月30日达成了该贸易协议。随后,白宫发布了一份日期为2025年11月1日的情况说明书,可在此处查阅。
该情况说明书确认,美国总统Donald J. Trump(唐纳德·J·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达成了一项“贸易和经济协议”,并其中包含以下关于美国暂停对与中国有关联的船舶征收服务费的声明:
根据贸易法第301条款,在对中国“以海事、物流和造船业为目标谋取主导地位”进行调查后而决定采取的应对措施 ,美国将从2025年11月10日起暂停一年执行。在此期间,美国将根据第301条款与中国进行谈判,并同时继续与韩国和日本在振兴美国造船业方面开展历史性合作。
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也发布了关于该协议的公告(仅提供中文版本),可点击此处查看。
根据该公告,美国将首先暂停执行第301条款的措施,之后,中国也将对等暂停向与美国有关联的船舶征收特殊港口费。
因此,如果美国于2025年11月10日正式实施暂停措施,预计,中国也将暂停向与美国有联系的船舶采取反制措施,为期一年。
不过,目前仍有细节尚待进一步澄清,其中包括2025年11月10日之前的过渡期内是否会继续收取费用。同时,有关此项措施或任何可能退还或追回已支付或应支付过渡期内费用的机制,目前尚未公布相关细节,但,有报道称,一些船舶运营商正在聘请美国律师,向美国相关部门寻求指导。
如前所述,如果NorthStandard会员不确定港口费将如何影响自己,则应酌情寻求美国或中国法律建议,或联系本保赔俱乐部专门的中美关税团队,或联系其常用俱乐部联系人以获得进一步的协助。
图片来源:Unsplash 的Venti Views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5日
塔林港(Port of Tallinn)和斯德哥尔摩港(Ports of Stockholm)于周二(11月4日)在塔林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正式启动“瑞典-爱沙尼亚绿色合作计划”(Swed-Est Green Collaboration)。其中,该计划旨在促进爱沙尼亚(Estonia)和瑞典(Sweden)之间的可持续和无化石燃料海上活动,并主要集中在连接塔林-斯德哥尔摩(Tallinn–Stockholm)和帕尔迪斯基-卡佩尔斯卡尔(Paldiski–Kapellskär)航线的港口。
塔林港首席执行官Valdo Kalm表示,此次合作旨在减少海上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并同时为乘客和货运运营商提供面向未来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此次合作将为两港口带来战略优势,使我们对寻求可持续旅行及运输解决方案的船东、乘客和货运运营商更具吸引力。此外,这也将为开发不使用化石燃料的海上运输新商业模式、开展联合科学和应用研究以及申请欧盟和其他资助项目创造了机遇。” Kalm解释。
除了环境目标外,此次合作也旨在增加客运量、货物吞吐量和船舶停靠次数,以直接促进港口周边地区的经济活力和福利。
“尽管塔林港和斯德哥尔摩港是此次合作的发起者,但,在未来,我们将邀请私营和公共部门组织、研究机构以及其他海事利益相关者加入这一绿色伙伴关系。” Kalm补充道。
与此同时,斯德哥尔摩港首席执行官Magdalena Bosson强调了两国共同的责任和愿景。
“瑞典和爱沙尼亚共享同一片海洋,并肩负着保护海洋的共同责任。通过携手合作,我们可以加速波罗的海地区的绿色转型,使海上运输更清洁高效。”Bosson表示。
图片来源:塔林港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5日
DNV船级社的一位代表认为,就国际海事组织(IMO)净零框架(Net-Zero Framework)达成共识的工作推迟12个月,也为航运业提供了更多时间制定务实的航运脱碳方案。
在周二(10月28日)举行的2025年亚洲天然气市场大会(Asia Gas Markets Conference 2025)上,DNV Maritime业务发展总监Gustad Hormazdi在题为“LNG(液化天然气)作为可持续船用燃料的崛起”的小组讨论环节中发表了上述观点。
Hormazdi强调,需求、供应和监管政策清晰度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并是航运业脱碳转型(包括采用LNG作为船用燃料)的障碍。
虽然,目前已有大量的LNG动力船订单,但是,LNG加注基础设施的发展却仍需跟上步伐。他指出,在建造LNG加注船方面,中国和韩国的造船厂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因此表明,一旦需求稳定下来,其生产规模将可扩大。
然而,他也提醒,尽管现在已有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等激励措施,但是,鉴于监管不确定性,投资者目前仍感到犹豫不决。
他表示:“DNV积极与能源公司、租船人和船东合作,分析各种方案,甚至,向国际海事组织(IMO)提交了一份白皮书(《一篮子候选温室气体减排中期措施的综合影响评估报告》)探讨关税和处罚机制,以帮助制定可接受的政策路径。”
谈到DNV的立场,Hormazdi解释,DNV的《2050年海事预测》(Maritime Forecast to 2050)和《能源转型展望》(Energy Transition Outlook)报告倡导了对船用燃料的生命周期评估采取平衡务实的方法。通过避免让过于理论化的方法阻碍对可再生能源和近零排放燃料的投资,这一立场旨在支持该类燃料的早期采用者。
而关于国际海事组织推迟实施净零框架的决定,Hormazdi将其描述为决策过程的延误,并指出,虽然2025年4月设下的目标最初广受好评,但是,在随后的讨论中,却也揭示了许多尚未解决的技术和治理问题。
其中,这些问题包括近零排放燃料的补偿、修正系数(在与全球燃料倡议相关的指导方针范围内)、具体的生命周期评估方法,以及如何管理每年100亿至150亿美元的拟议基金。
他指出,57个国家投票赞成延期,49个国家反对,以及21个国家弃权,都凸显了各国在采纳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框架方面存在分歧。
展望未来,Hormazdi建议,如果能够充分解决信任、保证和标记等问题,生物甲烷的“先预订后申报”(Book and Claim)机制将可以加速脱碳进程。
此外,他也肯定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和其他脱碳措施对船舶燃料选项的积极影响,并认为这些措施能够立即抵消能源使用产生的碳排放。
相关文章: DNV 探讨净零航运:最新海事预测的主要发现
相关文章: DNV:船队就绪度超越替代燃料供应——绿色转型面对临界点
相关文章: 国际海事组织:采用净零框架的讨论延期至2026年
图片来源:S&P Global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5日
-
Alternative Fuels2 周 agoAnew Climate 和 Seaspan Energy 在长滩完成首单船对船生物LNG加注作业
-
Legal2 周 agoWFW律师事务所探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301条款及中国反制措施
-
LNG Bunkering2 周 ago行业洞察:2025年中国LNG交付量占全球近四分之一
-
Alternative Fuels1 周 agoDNV:应对脱碳风险的多维方案
-
Newbuilding2 周 ago马士基迎来最新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Brisbane Maersk”
-
Alternative Fuels2 周 agoGasum 旗下天然气加注及运输船队完全使用生物LNG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