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 Bunkering
VPS 探讨甲烷逃逸:航运脱碳中日益严峻的威胁挑战
VPS 脱碳顾问 Emilian Buksak 深入研究了当 LNG 成为关键的过渡性海运燃料,并用作船舶发动机的船用燃料时,应如何减少甲烷逃逸。
周三 (2 月 27 日),船用燃料测试公司 VPS的脱碳顾问 Emilian Buksak 深入探讨了当液化天然气 (LNG) 用作船舶发动机的燃料时应如何减少甲烷逃逸,因为,LNG已成为海运业其中主要的过渡燃料:
作为一个行业,世界航运船队每年消耗超过了2.3 亿吨燃料,并进而产生了 7.16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因此,航运业正处于重大转型过程之中,必须减少排放以成为一个更可持续的行业。
实现这一目标有很多选择和机会,其中包括船舶发动机的开发和配置,以及考虑使用多种低碳至零碳燃料。根据 Clarksons Research 的数据,近 30% 被订购的船舶均设计为可使用替代燃料,并另有14% 的船舶附有“替代燃料就绪”符号,因此,这已清楚地表明了更环保的航运解决方案正在兴起。而关于船用燃料,我们已看到可持续生物燃料和非生物来源的可再生液体和气体燃料 (RFNBO,例如甲醇) 的使用量有所增加,然而,这一增长数字目前仍然有限。总括而言,当下LNG仍然是海运业的主要过渡燃料。
根据 DNV 替代燃料洞察 (AFI) 平台的数据,自 2021 年以来,以LNG为燃料的船舶数量已增加了两倍,并目前已超过 1,200 艘。其中,该船队涵盖约 452 艘集装箱船、242 艘油轮、208 艘汽车运输船、73 艘散货船和 49 艘游轮,并因此凸显了LNG正作为过渡燃料被加速采用。而除了这些船舶之外,目前也另外有 751 艘LNG运输船。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LNG作为船用燃料呢?首先,LNG 主要由甲烷 (85-95%) 组成,能量含量高达 55.5MJ/Kg,且二氧化碳排放量 (TTW) 比传统船用燃料低 30% 左右。不过,使用 LNG 的一个主要负面影响,就是甲烷的全球升温潜能值 (GWP) 在 100 年内比二氧化碳高 29.8 倍,并在 20 年内比二氧化碳高 80 多倍。因此,在整个 LNG 生命周期内减少甲烷排放可谓至关重要。
当用作船舶发动机的燃料时,一定比例的未燃烧甲烷将会逸流到大气中,并被称为“甲烷逃逸”现象。我们的数据显示,两位数的逃逸(以 g/kWh 为单位)可能并确实会发生,通常,这都源自发动机故障或低负荷运行所造成。除了燃烧之外,如发生逸散性排放(泄漏)和紧急释放也会增加甲烷的总排放量。
当下,缓解甲烷漏失的努力各不相同——涵盖从主动与发动机制造商合作实现 50-70% 的减排,到仅依赖欧盟 MRV 默认漏失系数的“无所作为”方法。根据这些规定,默认漏失值范围介于双燃料中速发动机的 3.1% 到双燃料低速发动机的 0.2%。而值得注意的,就是四冲程 LNG 发动机占所有 LNG 船舶的近 30%。
虽然,该行业正在考虑生物燃料、可再生生物甲烷和电子甲醇等未来燃料,但,仅靠引入这些燃料并不能解决现有甲烷燃料运营中的甲烷漏失问题。因此,设备制造商、船东、运营商和监管机构正专注于切实可行的近期措施,以减少船上的甲烷漏失,并同时是降低 LNG 燃料航运气候影响的重要一步。
在国际航运中,目前仍然没有专门针对甲烷漏失的专门法规。而在欧盟的 Fit for 55 一揽子计划中,我们目前有 FuelEU Maritime法规,其合规框架中涵盖油井到尾流 (全生命周期) 的甲烷排放量。其中,这将要求运营商考虑甲烷在整个燃料生命周期中的二氧化碳当量产量。另外,我们已有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其中,该体系已要求以二氧化碳当量形式报告储罐到尾流的甲烷排放量。从 2026 年开始,甲烷排放将直接影响 ETS 配额要求,同时,甲烷排放量也将与交易成本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另一方面,自愿框架《全球甲烷承诺》(Global Methane Pledge)已呼吁迅速减少甲烷排放,以让 1.5°C升温目标触手可及。此外,国际海事组织 2024 年《船用燃料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强度指南》可能很快会推动更严格的甲烷逃逸应对措施。总而言之,这些发展都预示着未来法规将更加严格,并将通过以二氧化碳当量形式核算甲烷让执行力度更大,与此同时,推进创新的步伐也在加快,以减少航运甲烷逃逸。
那么,如何减少甲烷逃逸呢?其中,这有四个关键领域:
发动机设计改进
减少缝隙体积:
- 重新设计活塞顶、气缸盖和气门座,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间隙。
- 使用先进的制造公差和材料实现更紧密密封度。
- 减少废气:调节燃烧温度,提高整体效率并减少未燃烧燃料。
- Lambda 控制:实时监测氧气水平,以实现精确的空燃比控制,防止燃烧不充分。
过渡到采用高压气体喷射的柴油循环燃气发动机:
- 直接高压喷射:采用高压气体喷射 (HPGI) 系统,在高压下和压缩冲程结束时将 LNG 直接喷射到燃烧室中。
- 升级发动机组件以支持更高的压缩比和改进的点火控制,并针对 HPGI 进行优化。
优化低压双燃料发动机 (奥托循环)
- 使用更新的软件和硬件来微调气体进气正时和引燃燃料喷射(如果适用)。
- 让点火正时与实时负荷条件一致,以提高燃烧完整性。
- 专门针对低压燃气发动机调整活塞和气缸设计。
- 结合设计特点(如燃烧室结构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燃料滞留。
- 使用传感器和电子控制装置持续监测燃烧质量。
- 实时调整空燃比和引燃燃料量,以保持高效点火并减少逃逸。
后处理解决方案
使用甲烷氧化催化剂:
- 将催化剂纳入新建船舶的排气系统。
- 确保根据需要维护和更换催化剂,以维持减少高达 80% 甲烷逃逸。
- 监测排气温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让催化剂保持在最佳工作成效范围内。
操作调整
避免长时间进行低负荷天然气运行:
- 计划航程与发动机的使用,以在使用 LNG 时保持更高的负荷。
- 使用操作策略,例如安排更重的负荷或调整速度,以尽量减少低负荷情况。
低负荷时在天然气和燃油之间切换:
- 当在低负荷下LNG 燃烧效率出现下降时,应利用双燃料功能切换使用燃油。
- 根据负荷条件和发动机性能数据建立明确的切换操作阈值。
- 请注意,双燃料发动机通常以更高的引燃燃料百分比运行,以预防燃油喷射器的维护问题。
确保适当维护和优化发动机:
- 对燃油喷射器、阀门和传感器进行例行检查和清洁。
- 定期校准和调整发动机设置,例如喷射正时和空燃比,以实现最佳燃烧。
- 培训船员掌握发动机管理和维护程序的最佳实践。
混合动力或电池集成
混合动力系统或电池集成:
- 安装电池或混合动力系统,以在低功率需求期间提供辅助。
- 使用能量存储将发动机运行保持在更高且更高效的负荷下(约 95%)。
- 设计船舶的电源管理系统,以实现发动机和电池之间的无缝交互,再而达到一致的高负荷运行。
- 规划系统集成,需考虑空间、重量和成本因素,并同时优化燃料和排放性能。
注意:VPS 关于甲烷逃逸的完整文章可在此处找到。
图片来源:VPS
发布日期:2025 年 2 月 27 日
LNG Bunkering
中国:广州港达成首单LNG燃料同步加注作业里程碑
加注船“海洋石油301”成功向停靠在广州港南沙三期集装箱码头的大型集装箱船“MSC THAIS”加注了约3000立方米的保税LNG燃料。
根据广州市港务局和广州港集团的消息,广州港已于11月1日(星期六)成功完成首单集装箱装卸和LNG(液化天然气)燃料加注同步作业(SIMOPS)。
在南沙三期集装箱码头靠泊期间,加注船“海洋石油301”成功为大型集装箱船“MSC THAIS”加注了约3000立方米的保税LNG燃料。
对于这一发展,广州港股份调度指挥中心主任戴廷雷表示,广州港正致力于打造更清洁、更可持续的港口绿色发展模式。
“因此,此次作业标志着广州港在绿色港口建设的旅途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以实现海上到码头LNG加注服务全覆盖。”
“接下来,广州港将继续拓展清洁能源加注品类及应用场景,以及推动港口能源结构优化,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港口力量。”
图片来源:广州市港务局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5日
LNG Bunkering
Avenir LNG在中国建造的第二艘20,000立方米LNG加注船举行钢材切割仪式
该船(船体号:S1124)是Avenir LNG两艘最新系列加注船中的第二艘,计划于2027年初交付。
Avenir LNG 周五(10 月 24 日)表示,其下一艘 20,000 立方米 LNG 加注船已于 10 月 17 日在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CIMC SOE)船厂举行了钢材切割仪式。
该船(船体号:S1124)是Avenir LNG两艘最新系列加注船中的第二艘,计划于2027年初交付。
同时,该公司表示,该船将通过长期租约提供服务。
此前,《满航》(Manifold Times)曾报道两艘同系列 20,000 立方米 LNG 加注船中的第一艘举行了钢材切割仪式。
预计,两艘船中的第一艘(船体号:S1123 )将于 2026 年底交付,由 Vitol International Shipping 承租。
同时,《满航》(Manifold Times )更早前也曾报道,该公司与中集安瑞科的子公司 CIMC SOE 签订了两艘 20,000 立方米 LNG 加注与供应船的造船合同,计划于 2026 年第四季度和 2027 年第一季度交付。
新船将具备新的 C 型液罐设计、更低的蒸发率、最新的发动机技术、优化的船型和过冷器,与其他同等尺寸的船舶相比,这些船舶可减少碳排放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货物损失。
Avenir LNG 表示:“该船舶设计具有最优的兼容性和多功能性,可将 LNG 和生物 LNG 装卸到各种接收船和终端,并反映了我们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关文章: Avenir LNG在中国举行20,000立方米LNG加注船钢材切割仪式
相关文章: Avenir LNG向CIMC SOE订购两艘LNG运输加注船
图片来源: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7日
LNG Bunkering
行业洞察:2025年中国LNG交付量占全球近四分之一
新加坡是2024年表现突出的增长型市场,但来到2025年,中国已成为主要增长动力,目前占全球液化天然气(LNG)总交付量的近四分之一。
能源咨询公司 Lansdowne Moritz 于周二(10 月 21 日)分享了 2025 年前三个季度液化天然气(LNG)加注市场的发展情况:
引言
进入今年最后一个季度,LNG加注总量已超过去年的 260 万吨,并有望在 2025 年全年达到约 400 万吨。因此,本重点更新介绍了市场中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和新兴趋势。
亚洲顶住压力,巩固其最大市场地位
乍一看,或许令人惊讶的是 ,亚洲在全球LNG加注量中的份额已从2024年的45%上升到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的47%。其中,这一市场份额的增长得益于FuelEU Maritime的激励措施(照理而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应该会增加欧洲的LNG加注量)、欧洲LBV船队规模扩大(23艘 vs 13艘),以及,欧洲LNG交易价格平均比市场低约0.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2025年,中国液化天然气(LNG)燃料需求增长尤为强劲,本文将在后续章节中对此进行分析。然而,同样需要注意的是,燃料购买行为不能仅仅用燃料市场的基本面来解释;其中,航运的主要功能仍然是运输货物和大宗商品,而燃料加注的时间和地点则需配合船舶的规划安排和更广泛的优化。
中国是今年的增长引擎——但这属于结构性的吗?
新加坡是2024年表现突出的增长型市场,但来到2025年,中国已成为主要增长动力,目前占全球液化天然气(LNG)总交付量的近四分之一。

由于中国是大型集装箱船的轮换中心,Lansdowne Moritz 从根本上预计,全球很大一部分 LNG 加注将在中国进行,尽管,中国目前的市场份额可能高得难以为继。当下,中国的天然气平衡表明了当前 LNG 加注需求增长的驱动因素:天然气管道进口量和国内产量的增加、需求缓和以及基于长期 LNG 合同的持续供应,都导致了中国国内天然气市场供应过剩。同时,由于国内现货天然气价格低于 JKM,而长期 LNG 合同通常与Henry Hub或石油挂钩,并在过去 12 个月平均比 JKM 低约 3.5 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这已促使中国国有石油公司(如中石油)以接近 JKM 的微小升水将 LNG 转售至船用燃料市场,继续通过长期进口合同维持健康的利润空间。因此,中国通过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吸引了大量天然气进口。然而,这种优势可能属于周期性而非结构性,并且,随着市场状况正常化,在中期内这种优势可能会逐渐减弱。
注:Lansdowne Moritz 的完整文章可在此处找到。
图片来源:Lansdowne Moritz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