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hanol
DNV:各不同甲醇燃料集装箱船设计的总拥有成本差异多大?
DNV的替代燃料指导文件已更新,当中涵盖了各工程技术层面以及甲醇动力 5,500 TEU 集装箱船的详细商业案例研究。

在指导文件“集装箱船替代燃料”中甲醇相关章节的最新修订中,挪威船级社 DNV 增加了有关潜在储罐排布和燃料加注的新技术信息,并同时也纳入了新内容,探讨欧洲和北美之间跨大西洋贸易航线运营的 5,500 TEU 甲醇动力集装箱船的商业案例:
甲醇动力船订单大幅增加
根据 DNV 替代燃料洞察 (AFI) 在线中心 2 月份的统计数据,目前已确认有 267 艘甲醇动力船舶正在运营或已被订购,其中,有大部分属于集装箱领域 (169 艘)。最近,DNV 业务开发执行副总裁 Jan-Olaf Probst 透露:“2023 年,甲醇成了领先的替代燃料选择,获得了最多的相关船舶订单,总计 138 艘(不包括甲醇运输船)。在这些订单中,集装箱船占据了主导地位,有 106 艘船将使用甲醇运行。”
研究比较了各不同中型集装箱船设计的 TCO
DNV 指导文件中的新内容题为“中型集装箱船的商业考虑因素”,总结了 DNV 对 5,500 TEU 船舶进行的商业分析,以确定几类船舶设计的总拥有成本 (TCO),包括: 作为一艘传统燃料船,作为一艘双燃料甲醇预留船,以及作为一艘双燃料甲醇动力船。该分析涵盖对各种假定燃料价格情景的单独评估;同时,该研究也假定该船的运营生命周期为 20 至 25 年。
已确定的关键成本影响因素
该详细文件涵盖了所有的成本组成部分,包括资本投资 (CAPEX)、融资成本 (FinEX)、运营支出 (OPEX)、燃料成本 (FuelEX) 和燃料相关碳成本 (GHGEX),并尤其面临着未来燃料和温室气体成本难以预测的状况。同时,目前已确定了这些成本组成部分的三个关键影响因素:替代燃料的采用和可用性;从大气中去除二氧化碳相关技术的可用性(碳捕集); 以及,监管发展对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排放的限制和成本影响。

分析基于三个假设
DNV的分析基于三个假设:(a) IMO 碳强度指数 (CII) 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船舶所用燃料组合的主要驱动因素,并且,IMO 的目标已调整为到 2050 年实现 100% 脱碳; (b) 在燃料价格预测方面,以DNV 能源转型展望 (ETO) 的结果作为基本情景,并加上三个横跨化石燃料 (VLSFO/MGO) 和碳中性燃料 (e - 或生物-MGO/甲醇)的极端情景; (c) 基于 ETO 模型的二氧化碳定价方案,但略有提高,以反映到 2050 年的预期新脱碳目标。

双燃料甲醇船几乎不需要额外成本,且灵活性更大
根据这些假设,这艘 5,500 TEU 甲醇燃料集装箱船在 25 年运营期间的 TCO 约为 4.94 亿美元,这是最有利情景(4.69 亿美元)和最不利情景(5.18 亿美元)之间的平均值。因此,考虑到上述不确定性,所有三种船舶设计的 TCO 可以被认为大致相同,其中,相对于传统燃料船设计,甲醇燃料船设计的成本高出约 0.4%,而甲醇预留型设计的成本则高出 0.9%。然而,如果更多新甲醇船被订购,则将造成甲醇动力船的建造成本下降,并可能让这些差异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双燃料甲醇船在燃料类型、区域可用性以及燃料价格的意外发展方面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同时, 鉴于 TCO 的微小差异,与传统燃料船相比,这种灵活性几乎不需花费额外成本,甚至,可能完全不需要额外的成本。

租船费率的关键:每日收支平衡费率
从商业角度出发规划新船项目时,也应考虑两个额外标准:年度成本和由此产生的收支平衡日费率。其中,租船费率必须远高于盈亏平衡率,相关投资才能获利并抵御市场风险。
假设每年运营 350 天,研究中的船舶在开始运营时的盈亏平衡日费率介于 52,000 美元至 60,000 美元之间,并具体取决于燃油价格情况,同时,可能会在融资期结束时升至 65,000 美元至 73,000 美元之间(+ 23%)。
碳中和燃料类预计需要额外费用
此后,每年的成本预计将下降至 34,000 美元至 43,000 美元之间,并到运营期结束时将达到 36,000 美元至 63,000 美元。而长年的成本增长,主要归因于船舶必须不断增加所混合的碳中性燃料数量,以保持遵守更严格的排放限制。如果碳中和燃料价格较低,则在融资期间以及融资结束后,每日盈亏平衡费率将大致保持不变。
甲醇预留船设计可降低未来转换燃料的风险和成本
甲醇预留设计的初始资本支出比传统燃料船设计高出约 3%。考虑到不同船舶之间 TCO 的微小差异,以及随着更多甲醇预留船被订购而可能缩小的成本差距,甲醇预留设计似乎是一个具吸引力的选择;其中,它允许船东稍后在燃料供应和价格、监管环境和二氧化碳成本更加明确时安装甲醇燃料系统。 此外,旨在使用替代燃料的新造船项目也有更广泛的贷款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燃料成本将构成运营成本的主要部分
虽然研究中各船舶设计之间的运营支出(不包括燃料成本)预计不会有太大差异,但仅燃料成本,就已可能在融资期间从当前占年度成本 25% 至 40% 上升至占高达60%,并在此后占年度费用的90%。对此,碳中性燃料的成本将取决于其可用性,而满足排放法规(尤其是修订后的 IMO 温室气体战略)所需的混合燃料量,将是燃料成本 (FuelEX) 的一个强有力决定因素。

照片来源:Unsplash的 Venti Views/DNV
发布日期:2024 年 3 月 8 日

2025年6月30日,深圳海事局、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联合发布《深港甲醇加注作业安全核查指引》,以进一步加深粤港澳大湾区合作。
当下,连接着深港两地(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是一条37公里长的深圳河。
同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海事处的支持下,《深港甲醇加注作业安全核查指引》作为可参考的技术指引亦同步在中国香港发布。
其中,该指引为深圳、中国香港水域内的甲醇燃料加注作业提供了具体操作的参考标准,以促进船用绿色燃料产业的发展。
通过发布《深港甲醇加注作业安全核查指引》,将为往来于深港的甲醇动力船、加注船和从业人员提供相对一致的加注作业安全操作参考指引。
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表示:“该指引将助力避免往来深港的船舶因需要适应不同参考标准及切换操作流程等而加重负担,并能有效降低加注合规成本,有力促进船用绿色燃料产业繁荣发展。”
该局指出,数据显示,甲醇动力船订单呈指数级增长,在2025年全球将交付的285艘新替代燃料船舶中,约有25%采用了甲醇燃料。
同时,该局也补充道:“绿色燃料加注能力成了衡量港口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2024年11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公布了《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动纲领》,旨在通过五大绿色导向策略和十项行动,将中国香港发展成为一流的绿色海上燃料加注中心,以实现国际海事组织的减排目标。其中,中国香港将在2025年完成绿色甲醇燃料加注工作守则(CoP),并就氢和绿氨燃料加注展开可行性研究。
今年6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海事处宣布推出绿色船用燃料加注奖励计划,以促进中国香港发展成为高质量的绿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
该计划的当前阶段将以LNG(液化天然气)和绿色甲醇为目标,其中,对于每间先行企业,凡在海事处接受其风险评估后的一年内完成首两次LNG或绿色甲醇加注操作,每次操作将可获得50万元的奖励。
相关文章: 中国香港宣布推出LNG和甲醇绿色燃料加注奖励计划
相关文章: 中国香港政府公布《行动纲领》致力打造绿色燃料加注中心
图片来源:深圳市前海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5年7月22日

中国船舶燃料有限公司(中国船燃)周一(7月14日)宣布其已在洋山港盛东码头为中远海运集团旗下首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完成绿色甲醇加注作业。
在7月11日至12日,中国船燃向“中远海运洋浦”(COSCO Shipping Yangpu)轮交付了1000吨中国生产绿色甲醇燃料。
“中远海运洋浦”轮是中远海运集团投资建造的首制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总长366米,型宽51米,最大装箱量达16136TEU。
同时,该船采用先进的双燃料推进系统,可在甲醇和传统燃料之间灵活切换。该公司表示,使用绿色甲醇燃料时该船能显著减少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将为中国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中远海运表示:“本次绿色甲醇加注由中远海运集运、中国船燃和上港能源合作完成,是中国船燃在上海港绿色甲醇加注领域的又一次积极探索,并同时也是中远海运集团在航运绿色低碳转型和甲醇全产业链条贯通的又一重要举措。”
“作为国内领先的船舶燃料供应企业,中国船燃积极响应船东的绿色甲醇燃料加注需求,并与中远海运集运、上港能源等单位紧密协作,根据船用甲醇燃料相关加注作业标准提前制定了详细的供应方案和应急预案。”
《满航时报》(Manifold Times)此前曾报道,中国船燃曾于5月11日在上海为同一艘船完成了甲醇加注作业。当时,中国船燃在中远海运重工1号码头为“中远海运洋浦”轮供应了约900吨甲醇燃料。
相关文章: 中国船燃完成中国首制16000 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的加注作业
相关文章: 中远海运已命名中国首艘16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
图片来源:中国船舶燃料大连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2025年7月17日

周四(7月17日),上海电气(Shanghai Electric)宣布其吉林洮南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顺利产出首批绿色甲醇产品(已获得ISCC-EU认证)。
之后,这批绿色甲醇将运抵上海港,并登上法国达飞(CMA CGM)集装箱班轮,作为船用燃料进入国际市场。
该公司表示,这一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在绿色氢基燃料领域的重大突破。
以该项目为支点,上海电气将打造全球领先的绿色燃料全产业链平台,以加速构建“绿电-绿氢-绿醇-绿色应用”一体化产业生态。
接下来,他们将持续完善从新能源发电、电解水制氢、生物质气化、碳捕集,到绿醇、绿氨、绿色航油的完整技术矩阵,并推动绿色燃料在航运、航空、化工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在示范项目投产仪式上,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蔡东宣布上海电气洮南绿色甲醇项目投产,并与主要嘉宾共同触屏启动按钮,见证了中国首批规模化绿色甲醇的正式产出。
此外,作为中国首个规模化商业绿色甲醇项目,洮南项目首期年产能将达5万吨。
该公司表示:“这是国内首个通过欧盟 ISCC 全流程认证的绿色甲醇项目。”
图片来源:上海电气
发布日期:2025年7月17日
-
Legal1 周 ago
托克集团子公司的员工成了印尼国家石油公司腐败案的嫌疑人之一
-
Port&Regulatory2 周 ago
印度航运总局就拟议的国家生物燃料加注指南征求意见
-
Alternative Fuels1 周 ago
ENGINE on Fuel Switch Snapshot:鹿特丹B100价格优势扩大
-
Alternative Fuels1 周 ago
伊藤忠商事为新加坡示范项目订购全球首艘氨加注船
-
Biofuel2 周 ago
新加坡:Sea Oil Petroleum 获得 ISCC EU认证、将扩大产品组合
-
Milestone2 周 ago
托克与海事技术提供商 ZeroNorth 建立战略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