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Methanol

Biofriends 将建造韩国首家生物甲醇生产工厂

生物甲醇将作为环保型船用燃料供应给韩国国内的甲醇动力船,以提升韩国造船业和航运业的竞争力。

Published

on

韩国清洁燃料生产商Biofriends周二(8月26日)表示其已于8月22日与韩国沼气公司Cheongmyeong签署谅解备忘录(MoU),以建设韩国首个商业规模的沼气甲醇生产工厂。

当下,这一意义重大的协议,也标志着全面商业化地以韩国沼气生产环保燃料的起点。

此前,Biofriends曾对工厂年产4.5万吨至10万吨的可能性进行可行性研究。因此,基于这项研究,该公司决定建造和运营一座年产6万至8万吨生物甲醇的工厂,并以其群山工厂(Gunsan Plant)沼气池每日产生的12万标立方米沼气为原料。

同时,该项目旨在应用Biofriends的合成气转化技术,提高家用沼气的附加值,并同时建立商业稳定、环保的燃料供应链。

还有,这些优势也将启动推进让生物甲醇成为航运低碳转型手段,尤其适逢国际海事组织(IMO)正加强脱碳监管的发展之下。

因此,所生产的生物甲醇最初也将作为环保燃料供应给国内的甲醇动力船。预计,这将提升韩国国内造船与航运业的竞争力,并顺应全球航运市场向碳中和过渡的趋势,以及同步助力实现国内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此外,部分被生产的生物甲醇将被转化为二甲醚(DME),并用于液化石油气(LPG)-二甲醚(DME)混合燃料。当下,二甲醚被认为是一种清洁燃料,并几乎不排放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以及能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此外,其与液化石油气(LPG)相似的物理特性,也促使其能够与现有的基础设施兼容。在作为混合燃料使用时,它可以显著减少碳排放,而贡献于韩国的碳中和目标。

Cheongmyeong公司首席执行官Na Min-soo 表示:“为了响应现任政府为人类后代积极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承诺,我们将继续建设沼气生产设施,以回收、利用有机废弃物资源,并转型成为一家专业的环保可再生能源原材料供应商。”

Biofriends公司首席执行官Cho Won-jun 表示:“该项目的核心在于碳捕集与利用(Carbon Capture & Utilization,简称CCU)工艺,其中,该工艺能将沼气中的甲烷(CH₄)和二氧化碳(CO₂)一起转化为合成气(syngas),并之后转化为甲醇。”

“这是韩国首个同步利用温室气体生产高附加值清洁燃料的技术,是在全球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一项技术。”

“预计,韩国首个商业规模工厂的成功将超越单纯的技术验证,而成为开拓新市场的契机。同时,这将成为引领航运、能源行业脱碳之际确保其ESG价值与业务增长的转折点。”

图片来源:Biofriends
发布日期:2025年8月27日

Continue Reading

Methanol

中国首制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顺利完成美西航线首航

使用中国船燃绿色甲醇燃料的“中远海运洋浦”轮顺利完成其美西航线首航任务,于10月5日安全返回洋山港。

Published

on

By

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燃)周五(10月10日)表示,中国首制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于10月5日安全停靠洋山港。

该船以中国船燃提供的绿色甲醇为燃料,顺利开启美西航线首航征程,并安全返航。

7月11日,在洋山港盛东码头,中国船燃为“中远海运洋浦”轮加注了1000吨绿色甲醇。

而在7月15日,在大连港,中国船燃再次为该船加注500吨绿色甲醇,以支持其进行美西航线首航。

据中国船燃介绍,该船使用公司提供的绿色甲醇,每航次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62吨,相当于1500辆汽车的年排放量,并实现了接近零的硫氧化物排放。

同时,该船的国产甲醇双燃料发动机首次实船运用表现良好,11100立方米的大型储罐使该船能够以纯甲醇模式完成跨洋航行。

目前,中国船燃在大连、上海、扬州、宁波、舟山以及国内主要港口设有甲醇加注网络,并瞄准延伸至“一带一路”航线。

相关文章: 中国:中国船燃实现国产绿色甲醇加注里程碑
 
图片来源: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3日

Continue Reading

Methanol

BIMCO 2018年船用燃料条款引入了有关甲醇燃料加注的附件

附件引入了新的定义,以反映燃料加注领域的持续发展,并强调可持续性认证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Published

on

By

国际航运协会——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 (BIMCO) 周四 (10 月 9 日) 表示其文件委员会已通过《BIMCO 2018 年燃料条款》中的甲醇附件。

同时,这是 BIMCO 合同与条款组合的最新附件,旨在支持航运业向替代燃料和脱碳转型。

其中,该附件引入了新的定义,以反映船用燃料供应领域的持续发展。同时,它也反映了业内可持续性认证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以根据FuelEU Maritime等法规验证燃料的来源和环境资质。

BIMCO 文件委员会主席 Nicholas Fell 表示:“在与行业利益相关者和技术专家密切协商后,我们制定了该甲醇附件,以确保其符合甲醇作为船用燃料的实务与法律要求。因此,它反映了当前的行业实践,并预见了监管领域的未来发展。”

当下,该附件使各方能够通过选择表指定温室气体强度限值、化石燃料参照基准和计算排放量的方法。其中,这种灵活方法也确保了该附件能够适应未来的法规,并允许各方就具体合同的相关参数达成一致、制定具体说明。

此外,鉴于甲醇的毒性及其所涉及的安全隐患,小组委员会已仔细考量了甲醇的取样和测量。同时,该附件也规定,甲醇加注必须采用封闭式或远程测量程序,以进一步保障参与加注作业的船员的人身安全。

BIMCO副秘书长兼合同总监 Stinne Taiger Ivø 表示:“以2023年通过LNG(液化天然气)附件为基础,这次我们制定甲醇附件可谓水到渠成。当下,我们正在继续制定和标准化新燃料的供应条款,并在时机成熟时将制定氨燃料附件。此外,适用于期租合同的生物燃料条款也在制定中,并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

图片来源:BIMCO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3日

Continue Reading

Methanol

GENA Solutions:到2030年的可再生和低碳甲醇项目储备将从5190万吨增至5390万吨

全球甲醇行业协会(Methanol Institute,简称MI)分享的信息旨在帮助航运业在国际海事组织2030/2050年目标来临前采用甲醇作为主流船用燃料。

Published

on

By

全球甲醇行业协会(Methanol Institute,简称MI)最近向《满航时报》(Manifold Times)分享了由 GENA Solutions Oy(Green Energy Analytics)发布的 2025 年 9 月可再生和低碳甲醇项目储备报告。

该报告旨在为《满航时报》读者提供有关可再生甲醇可用性的见解,并帮助航运业在 IMO 2030/2050 目标来临前以甲醇作为主流船用燃料。

2025 年 9 月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 2025 年 9 月,到2030年的可再生甲醇项目储备增加了 200 万吨,已从 8 月的 4190 万吨增至 4390 万吨。根据此次更新,可再生和低碳甲醇项目储备将达到5390万吨。同时,当月新增了 6 个项目,以及删除了一个项目。
  • 截至 2025 年 9 月,GENA 正在跟踪133 个电子甲醇项目,其到 2030 年的预期总产能为 400 万吨;以及,110 个生物甲醇项目,2030年预期总产能为 2050 万吨;还有, 17 个低碳甲醇设施,2030年预期总产能为 1010 万吨。
  • 在上个月,一个 10 万吨/年的电子甲醇项目达成了最终投资决定(FID)。因此,目前已达成FID的可再生甲醇总产能已增至 450 万吨
  • GENA 估计,到 2030 年,可再生甲醇产能将达到 800-1400 万吨(占项目储备的 18-32%)。
  • 如综合所有甲醇项目,则最多可利用3400 万吨二氧化碳、2700 万吨残余生物质和废物、600 万吨氢气和70 亿立方纳米生物甲烷。不过,实际原料消耗量将低几倍,并具体取决于产能和需求情景。

注意:可以在此处查看完整文章

 
图片来源:GENA Solutions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8日

Continue Reading
Advertisement

我们的合作伙伴



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