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Bunker Fuel

Integr8:由石油主导的燃料市场至少将持续 10 年,但不阻碍行业发展

研究撰稿人 Steve Christy 研究了 BP最新的“能源展望”,强调替代燃料在 2035 年将占燃料市场的 15% 左右,但到 2050 年将达到近 40% 的市场份额。

Published

on

作者:Steve Christy,Integr8 Fuels 研究撰稿人
steve.christy@integr8fuels.com

2024 年 7 月 24 日

BP 对 2050 年能源行业的最新分析

BP (英国石油)刚刚发布了其年度“能源展望”,并指出了 2050 年的两种情景。对此,他们表示这些并非预测,而是说明了两种情况,其中,第一种情况反映了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需要做些什么,而第二种,则显示了全球继续按照其政策实施与时间线的“当前轨迹”推进环境举措的情景。

一图胜千言!

纵观历史而言,下图显示了自 2000 年以来二氧化碳排放量如何上升,并也指出了迄今为止采取的环境措施不足以阻止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上升。

来源: BP
展望未来,“净零排放”情景凸显了全球在 2050 年实现这一目标所面临的极端挑战。这实际上,也是任何未来能源情景展望的“底线”,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若下降 95% 显然会对包括我们行业在内的几乎所有行业产生难以想象的影响。

而即使是BP的“当前轨迹”情景,也表明了到 2050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下降 25%,可算是一个转折点。毫无疑问,这与我们今天的情况相比大有不同,并将需要推进船用燃料的重大改革(如本报告后面所示)。

重点关注 BP 的石油与航运分析

BP的展望报告中,涵盖了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和低碳氢。然而,在 Integr8 Fuels 的本报告中,我们将重点关注 BP 针对石油行业的情景及其对船用燃料提出的案例。

第一个要点是,在两种情景中,都预测了海运贸易将大幅增长;其中,到 2050 年,“当前轨迹”情景将面临 70%增长,而“净零排放”情景则将面临 30%增长。尽管如此,随着效率提高和转型推进,在“当前轨迹”情景下,他们认为航运能源需求不会净增长,且净零排放水平将下降 20%。

无论如何,BP 认为,这两种情况的共同主题,就是石油作为船用燃料正在往目前所谓的“替代燃料”过渡。而要实现这一点,将需通过交付能够使用替代燃料的新船和改装旧船,以使用这些所谓的替代燃料。因此,生物燃料和低碳氢可能是未来船用燃料市场的最大元素,尤其是在全球迈向“净零”的过程中。

在 BP 的两种情景中,石油需求的前景如何?

电气化将成为能源平衡的重大变革因素。其中,风能和太阳能成本结构的不断下降正在加速这一转变。而对于石油市场而言,公路运输市场的电气化已经发生了巨大转变,已在从汽油和柴油转向电动汽车(未来某个时候有望转向电动卡车)。

虽然,航运业通常是一个“难以电气化”的行业,但我们并不免于受石油行业其他领域的当前发展影响。其中,汽油和柴油需求的下降,可能会对炼油产生重大的连锁反应。

因此,石油需求的未来状况,与全球二氧化碳减排成功与否息息相关,且不让人感到奇怪。到 2050 年(或无论何时),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将意味着石油工业几乎不复存在。

Source: BP

相比之下,BP 的“当前轨迹”情景意味着石油行业的规模在未来 10 年内将与现在大致相同。只有在 2035-50 年期间,石油需求才会出现下降,然后才会回到 2000 年的市场规模。

无论怎么发展,石油行业的结构都会发生变化

即使“当前轨迹”情景下石油市场到 2035 年的整体规模几乎没有变化,炼油行业仍必须作出适应。其中,下图突出显示了不同行业需求的变化:

  • 远离汽油、柴油和轻油;由于公路运输、建筑与工业迈向电气化,这些产品的需求将下降;
  • 产品转向正在增长的市场(包括海运和航空),并尤其将转向作为石化行业原料的较轻终端产品。

来源: BP
那么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呢?

在同样的 BP 案例中,石油工业规模和产品平衡的重大变化发生在 2035 年之后。更快远离汽油、柴油和轻油的趋势表明,在 2035-50 年期间,石油工业规模将下降 20%(而 2022-35 年期间增长了 1%)。

来源: BP
该情景显示了船用和航空领域的石油使用量仅小幅下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也与海运和航空旅行量的大幅增加形成了鲜明对比。换言之,这表明了我们正倾于向替代燃料过渡。

必须继续推动替代燃料的发展

当前关于航运替代燃料的讨论、投资和技术证明了我们行业未来的需求。

BP 对此发表了评论,在未来 10 年液化天然气(LNG)、生物燃料(生物甲醇和生物柴油)和氢衍生燃料(氨和甲醇)将被重点关注。根据“当前轨迹”情景,他们认为这些替代燃料在 2035 年将占燃料市场的 15% 左右,但到 2050 年将达到近 40% 的市场份额。

来源: BP
要想在 2050 年占据 40% 的燃料市场份额,低碳航运领域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并尤其需考量该行业的交付周期。

那“净零排放”情景呢?可能在何时发生?

如果要实现“净零排放”情景,就必须采取更激进的方法,即使其目标或成就设定在 2050 年之后。在“净零排放”情景中,BP 的石油产品仅占燃料市场的 10%。在这种情况下,液化天然气的增长也面临了限制,因为它属于一种化石燃料。

因此,在一个脱碳的世界里,必须大力发展生物燃料和氢衍生燃料,才能实现“净零排放”平衡。

来源: BP
正如我们目前在风能和太阳能领域所看到的那样,欲实现低碳运输我们将需要大规模且低成本的氢燃料。

在未来 10 年,燃料市场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能为力

总体而言,许多分析师仍表示,未来 10 年左右石油需求将上升,并预计石油需求将至 2030 年代中期左右达峰值。事实上,高盛研究部刚刚发表了一篇类似的文章,表示需求峰值还需十年时间,然后,在这个水平上将保持稳定几年(即直到 2030 年代末才会下降)。

因此,至少在未来 10 年左右,石油似乎仍将成为燃料市场的主要供应。其中,这可能会引发一定程度的自满情绪,但是,考虑到政治方向、公众情绪以及船燃行业以外的石油行业影响,“替代燃料”主导我们的业务只是时间问题,即使发生于 2050 年之后。

当下,以所需的准备时间和技术进步为考量,很明显地,我们必须继续推动我们的行业沿低碳道路前进。

图片来源:Integr8 Fuels
发布日期:2024 年 8 月 8 日

Continue Reading

LNG Bunkering

Osaka Gas公司在其终端推出岸对船LNG加注服务

该公司表示,在其终端他们成了日本首家向船舶提供液化天然气(LNG)燃料的燃气领域公用事业公司,并且,他们也在探索以甲烷替代LNG作为船用燃料的可能性。

Published

on

Osaka Gas公司周一(4月21日)宣布其已推出岸对船液化天然气(LNG)加注服务,并因此在其终端成了日本首家向船舶提供LNG的燃气领域公用事业公司。

而首批LNG,则已于今日在Osaka Gas位于大阪府高石市的仙北LNG终端完成交付,期间,该终端向商船三井(MOL)运营的散货船“Verde Heraldo”供应了燃料。

此前,《满航时报》(Manifold Times)曾报道,这艘散货船将根据长期运输合同为JFE Steel(JFE钢铁株式会社)的钢厂运输原材料。

如今,随着岸对船燃料服务的推出,再加上其现有的卡车对船LNG加注服务(自2019年起运营),Osaka Gas已增强了其LNG燃料输送能力,以解决目前日本LNG船的供应设施匮乏问题。

在未来,该公司已计划推出通过专用 LNG 加注船进行的船对船 LNG 加注服务,并且,该服务将于 2026 财年启动。

随着航运业逐渐摆脱重质燃料油,这些新燃料供应方案将瞄准为越来越多的 LNG 燃料船提供稳定、灵活的 LNG 燃料。

当下,全球脱碳趋势和国际海事组织到 2050 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正在推动LNG 燃料船数量的增长。因此,凭借其 LNG 加注服务,Osaka Gas公司正在为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与此同时,除了扩大船舶的LNG燃料供应外,Osaka Gas公司也在探索以电子甲烷替代LNG作为船用燃料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 商船三井新船计划在日本接收LNG燃料后启航前往澳大利亚
 
图片来源:Osaka Gas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3日

Continue Reading

Methanol

常石造船为首批甲醇燃料新船铺龙骨

常石造船已在中国和菲律宾分别为其首艘5,900TEU甲醇燃料集装箱船和首艘甲醇双燃料卡姆萨尔型散货船铺龙骨。

Published

on

By

常石造船(Tsuneishi Shipbuilding)周二(4月22日)宣布,其于4月16日已成功在中国船厂为其首艘5,900 TEU甲醇动力集装箱船铺龙骨(启动建造)。并且,这是该公司迄今为止建造的同类型中最大型的船舶。

除了改进的船型和采用该公司的创新节能技术MT-FAST之外,与同级别燃料船相比,这艘双燃料船的大容量轴带发电机也将让其实现最佳的装载性能和卓越的燃料经济性。

MT-FAST是一种节能装置,通过在螺旋桨前方安装多个鳍片来调节水流,以让推进效率提高约4%。同时,它也是与日本邮船集团旗下MTI联合开发的设备。

另一方面,该船的开发理念在于通过使用绿色甲醇为零二氧化碳排放船舶提供最终解决方案。因此,不仅主发动机,船上所有发电机(由HD Hyundai提供的HiMSEN发动机)均可使用甲醇燃料。

因此,该船除了需要少量的引燃燃料外,基本上可以实现碳中和。同时,该船也配备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可连接大容量的替代海上电源。

该公司表示:“此外,发电机可以在锚泊期间关闭,以实现零二氧化碳排放。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动甲醇燃料船的进一步实际应用,以期在未来实现碳中和。”

此外,常石造船表示,其位于菲律宾的船厂已于4月21日在THI (Tsuneishi Heavy Industries)第2滑道成功完成其首艘甲醇双燃料 Kamsarmax 型散货船的首个船体分段吊装作业。目前,该船已计划于2025年7月下水,2026年1月交付。

并且,这是常石造船建造的Kamsarmax型系列中第一艘以甲醇为燃料的船舶。其中,Kamsarmax型系列船是常石造船长期建造的系列船,并于2024年7月实现了第400艘里程碑。

常石造船表示,通过使用甲醇推进,与传统船舶相比,该船在航行时可减少10%的二氧化碳、80%的氮氧化物和99%的硫氧化物排放量。

图片来源:常石造船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3日

Continue Reading

Bunker Fuel

中国:深圳港舟山能源基地启动保税燃料油业务

“朝阳901”轮在基地靠泊卸下首批8400吨保税燃料油并顺利入库,从而让基地准备好开展保税燃料油业务。

Published

on

By

浙江自贸于周三(4月16日)发布消息,表示深圳港舟山能源基地正式开启保税燃料油业务,将助力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推进大宗商品枢纽建设。

近日,“朝阳901”轮顺利靠泊深圳港舟山能源基地外钓13号泊位,并意味着该基地首船8400吨保税燃料油已成功入库。

而深圳港舟山能源基地,也是舟山重点油品产业链建设项目,位于定海区块岑港街道外钓岛,总投资逾60亿元人民币。

同时,该基地拥有310万立方米的罐区库容,并设有13个从千吨级到30万吨级不等的船燃泊位,年设计吞吐量高达3448万吨。

目前,除已具备原油和燃料油的保税资质,该基地也在积极对接上海期货交易所,并计划近期提交原油及燃料油期货交割库申请。

在今年一季度,该基地已完成内贸油品接卸约200船次和实现吞吐量约12万吨,大大展现出了强劲的运营能力。同时,随着保税业务启动,该基地将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以提供更高效的能源物流服务。

此外,该基地也将积极响应中国绿色能源发展战略,以推动生物燃料油仓储及混兑调和业务,进一步促进低碳环保能源产业发展。

图片来源: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发布日期:2025年4月23日

Continue Reading
Advertisement

我们的合作伙伴



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