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s
中国:超过20位发言嘉宾确认出席2025亚太绿色船舶科技创新大会
马士基中国区脱碳业务总监Karim Fahssis、MMMCZCS首席执行官Bo Cerup-Simonsen、GCMD首席项目官Tan Wee Meng等将出席本次峰会。

2025亚太绿色船舶科技创新大会(Green ShipTech Innovation Asia Summit 2025)主办方Shine Consultant于周四(3月20日)宣布已确认有20多位发言嘉宾出席此次峰会,以共同探讨与航运业相关的关键绿色技术议题。
其中,发言嘉宾为来自航运业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运输管理部门、国际航运组织、相关行业协会、航运公司、船厂、修船厂、第三方船舶管理公司、船舶设备供应商、高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设计研究单位和科研机构。
预计,将于5月16日在中国上海举行的2025亚太绿色船舶科技创新大会将有300多位与会者出席。
以“多元革新,实现可持续的绿色转型”为主题,该大会将组织“迈向零碳目标的绿色发展策略与先锋实践”主论坛,以及两个分论坛 ——“绿色船舶建造与改造论坛”和“绿色航运生态合作论坛”。
届时,会议将重点讨论绿色船型创新设计方法、甲醇双燃料船型开发设计、氨燃料应用前景与挑战,以及新型船用燃料和供给系统等议题。
已确认发言嘉宾包括:
Sun Haihua, Deputy Director of Shanghai Arbitration Commission, Deputy Chairman and Secretary-General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rganization
Yan Wei, Vice President,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Bo Cerup-Simonsen, CEO, Mærsk Mc-Kinney Møller Center for Zero Carbon Shipping
Lu Yanhui, Vice President, COSCO Shipping Heavy Industry Co., Ltd
Wu Jianyi, Chief Engineer & General Manager of the Ship Technology Center, China Merchants Energy Transportation Co., Ltd. (CMES)
Karim Fahssis, Decarbonization China Head, Maersk
Liu Jianfeng, Chief Technologist, Shanghai Waigaoqiao Shipbuilding Co., LTD.
Keiichiro Nakanishi, Managing Executive Officer, MOL (Mitsui O.S.K. Lines, Ltd.)
Vivi Wong, Head of Digital Products, Greater China, MSC Mediterranean Shipping Company
Li Zhonggang, Vice President, China Ship Design & Research Center Com.,Ltd. (CSDC)
Zhang Qingsheng, General Manager of Shanghai Fujian Guohang Ocean Shipping Management Co., Ltd., President Assistant of Fujian Guohang Ocean Shipping (Group) Co.,Ltd.
Bai Junli, Deputy Director of Innovation & Development Center, Wuchang Shipbuilding Industry Group Co., LTD.
Tan Wee Meng, Chief Projects Officer, Global Centre for Maritime Decarbonisation
John Kollander, General Manager Stena RoRo Asia & Owners Representative China, Stena RoRo
Thibaut Raeis, Business & Technical Solutions Director, GTT China
Li Zhengjian, Chief Expert/Senior Engineer, the Chinese Society of Naval Architects and Marine Engineers
Yuan Chao, General Manager of Strategy and Investment, CSSC (Hong Kong) Shipping Company Limited
Pan Jinfeng, General Manager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Promotion Department, COSCO Shipping (Qidong) Offshore Co., Ltd
Zhu Feng, Head of the Ballast Water Convention Research Office, Hebei Maritime Safety Administration
Gou Yingdi, Director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eneral Manager of the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Innovation) Center, Seacon Shipping Group
Yang Lixin, Deputy Secretary-General,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Organization
Zhao Cuiyun, Deputy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hipping Center and Director of the Green Shipping Research Offic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hipping Institute
【会议框架】
5月16日 ,星期五,上午
主题一:迈向零碳目标的绿色发展策略与先锋实践(Sub-Forum I: Gree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Pioneer Practices Towards Zero Carbon Goals)
5月16日,星期五,下午
主题二:绿色船舶建造与改造论坛(Sub-Forum II: Green Shipbuilding and Retrofitting Forum)
主题三:绿色航运生态合作论坛(Sub-Forum III: Green Shipping Ecosystem Cooperation Forum)
[重点议题]
- 全球零碳目标政策引导下的海事监管重点
- 全球绿色船型产品关键技术及应用
- 现有船舶能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 航运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绿色转型
- 绿色船舶技术实践及未来展望
- 绿色船型创新设计方法
- 甲醇双燃料船型开发设计
- 船舶发动机及推进系统的创新与应用
- 风能作为船舶辅助动力的技术应用及展望
- 氨燃料应用的前景与挑战
- 新型船用燃料及供给系统的创新
- 满足航运减排需求的船舶电池系统升级
- 流体动力节能技术与实践,以推动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
- 船舶及海事工程绿色修船、智能涂装及VOCs治理
- 船舶修理改装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探索与实践
- 船舶能耗数据分析与碳强度管理实践
- 船舶柴油机NOx减排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技术创新
- 航运业最新的船舶燃油系统“碳捕集”技术应用
- 符合国际标准的压载水管理系统
- 岸电系统结合绿色电力助力航运脱碳
- 船舶绿色燃料市场供应现状及选项分析
主办单位: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促进会
协办单位:
上海市航海学会、上海海事大学、江苏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上海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
支持单位:
上海港口行业协会、湖北省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
上海士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有兴趣者请联系:
Yulia Zhang
T: (+8621) 6095 7179
M:(+86) 158 3615 6079 (微信同)
E-mail: yulia.zhang@shine-consultant.com
注:更多峰会信息(包括注册信息)请点击此处。
图片来源:Shine Consultant
发布日期:2025年5月8日

根据GAC Hot Port News周一(8月25日)的报道,麻坡(Muar)港锚地已正式被指定进行船对船(ship to ship, 简称STS)作业和船舶管理事务,并涵盖燃料加注作业。
同时 ,油舱清洁、清理油污、维护保养和其他涉及短期锚泊等待指令的管理工作也包含在内。
此外,停靠麻坡锚地的船舶均需缴纳港口费,但以下情况除外:
- 马来西亚政府拥有的船舶;
- 海军舰艇;
- 仅为医疗救助、接送病人或伤员下船,或因损坏或不可抗力原因而被迫寻求庇护的船舶;
- 持有执照、总吨位低于20吨的船舶;
- 根据1985年《渔业法》持有执照的渔船;
- 仅为提供燃油、淡水、物料和给养或为船员的雇佣/解散而停靠,且在港停留时间不超过48小时的船舶。
图片来源:Unsplash 的 Aaron Lee
发布日期:2025 年 8 月 26 日

Skuld 公司的损失预防助理副总裁兼律师 Simone Vitzthum 于周一(8 月 25 日)撰文指出,英国排放交易体系(UK ETS)主管机构已发布一份临时回应,内容涉及自 2026 年 7 月 1 日起将 UK ETS 扩展至涵盖航运排放:
英国排放交易体系管理局(UK ETS Authority)继 2024 年 11 月的“英国磋商”(UK Interim Response)之后,已于 2025 年 7 月 21 日发布了一份“英国临时回应”(UK Consultation),内容涉及英国排放交易体系自 2026 年 7 月 1 日起扩大至覆盖航运排放。
当下,将英国排放交易体系扩展到海运领域,正是英国政府净零战略的一部分。其中,“英国临时回应”概述了一些政策决定,旨在帮助海事运营商和监管机构准备应对海事行业被纳入英国排放交易体系。同时,英国当局将在未来对“英国磋商”做出全面回应。
首个计划年度从 2026 年 7 月 1 日至 2026 年 12 月 31 日,随后,每个年度将从 1 月 1 日开始至 12 月 31 日,构成所谓的合规期。
纳入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
英国当局决定纳入甲烷、氧化亚氮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同时,这适用于这些气体在燃烧和逃逸时产生的排放。此外,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量将根据其全球变暖潜能值 (GWP),以二氧化碳当量 (CO2e) 为基础计算。而关于这些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的更多细节,将会在未来的指南中提供。就本文而言,“排放”一词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量。
适用范围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 将适用于 5000 总吨 (GT) 及以上的船舶,并计划在 2028 年前进行审查。
范围
国内航行
英国当局计划继续执行拟议的国内航程定义,该定义将包括从英国一个港口到另一个港口的航程,以及在英国同一港口开始和结束的航程。其中,这将涵盖航行期间的所有排放,包括锚泊期间和系泊期间的排放。之后,在未来发布的指南,将提供更清晰的锚泊排放指引以及航行开始和结束的定义。
往返英国皇家属地和海外领地 (Crown Dependencies and Overseas Territories,简称CDs & OTs) 的航程所产生的排放暂不计划被纳入英国排放交易体系 (UK ETS) ,不过,英国当局仍将进一步对该计划进行监测和审查,并可能考虑在未来覆盖此类排放。
国际航行
英国当局将讨论在未来纳入部分国际航行排放的课题。
注:Skuld 的完整文章可在此处阅读。
图片来源:Unsplash的 shraga kopstein
发布日期:2025 年 8 月 26 日

全球海事脱碳中心 (Global Centre for Maritime Decarbonisation,简称GCMD) 于周二(8 月 26 日)发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内容涉及全球首次在海运生物燃料供应链中对示踪技术进行实地验证。
该试验在新加坡、鹿特丹和其他主要燃料加注中心进行,并表明了示踪剂可以集成到现有的海事生物燃料供应链实践中,而不会中断运营或损害燃料质量。
其中,该试验评估了三种不同的示踪剂候选物,并发现有机示踪剂是追踪生物燃料真实性和数量的最实用解决方案,在成本、可检测性和可扩展性之间实现了最佳平衡。
同时,这些试验将大大贡献于GCMD 为即用型替代绿色燃料制定全面的保证框架计划。该计划旨在提供质量、数量和温室气体 (GHG) 减排保证,以解决生物燃料的采用障碍。此外,在六次试验中共加注了10,400吨生物燃料混合物,与使用传统燃料相比,温室气体排放量总计减少了24%。
缩小生物燃料物理验证方面的差距
液体生物燃料,特别是脂肪酸甲酯 (FAME) 和加氢植物油 (HVO),是近期最可行的海上脱碳解决方案之一。其中,这些燃料已商业化,可与传统船用燃料混合,并与现有的加注基础设施和船上系统兼容。
而当前的可持续性认证计划,例如:国际可持续发展和碳认证体系(ISCC) 和可持续生物材料圆桌会议 (RSB),在验证生物燃料的减排量以及是否符合欧盟RED II等监管要求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这些体系仍缺乏实地、物理层面的验证,而使得生物燃料供应链容易受掺假行为影响,以及减排量被重复计算而支持了虚假的补贴申报。
此外,近期备受瞩目的欺诈案件也凸显了制定标准化、可现场验证方法的必要性,以强化这些生物燃料的可持续性认证声明;而GCMD 试验,通过部署示踪剂并评估其在提供物理证据、识别燃料真实性以及量化生物燃料体积方面的能力,也直接地回应了这一缺口。
GCMD 首席执行官 Lynn Loo 教授 表示:“我们的试点项目证明了实物示踪剂在维护船用生物燃料供应链完整性方面的可行性。其中,这得益于与船用燃料供应商、最终用户、检验员、检测实验室和示踪剂技术提供商的密切合作。通过全面的试验生成基于证据的数据,我们可以打击欺诈行为,并同步增强人们广泛采用生物燃料的信心。”
图片来源:全球海事脱碳中心
发布日期:2025年8月26日
-
Project2 周 ago
Statkraft公司将绿色氢应用于设得兰群岛的氨生产设施
-
Methanol2 周 ago
新加坡:Golden Island 甲醇加注船“Golden Antares”抵达新加坡并开展甲醇燃料试验
-
Bunker Fuel Availability1 周 ago
ENGINE on Fuel Switch Snapshot:FuelEU合规联营价值下滑
-
Biofuel2 周 ago
Arkas Bunker 为 Citrosuco 和 DITAS 船舶提供生物燃料
-
Newbuilding1 周 ago
Crowley 的新型LNG动力集装箱船启动商业运营
-
Biofuel1 周 ago
普尔港将定期为Brittany Ferries的滚装船提供B25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