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 Bunkering
研究显示皮尔巴拉至亚洲海运出口贸易可通过使用LNG燃料实现净零排放
RINA 与Pilbara Clean Fuels和Oceania Marine Energy联合开展了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到 2050 年,通过使用LNG,皮尔巴拉至亚洲的铁矿石出口贸易航线上的油井到尾流排放量可减少 90% 以上。

意大利船级社 RINA 于周三 (6 月 5 日) 宣布,他们已与 Pilbara Clean Fuels Pty Ltd 和 Oceania Marine Energy 完成了一项联合研究,该研究表明,通过使用LNG(液化天然气),从皮尔巴拉(Pilbara)至亚洲的铁矿石出口贸易航线上的油井到尾流(全生命周期)排放量到 2050 年可减少 90% 以上。
RINA 补充道,西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其中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目前年产量超过 8.5 亿吨,其中,有大部分是从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Pilbara)地区出口。
以下是该研究的详细信息:
主要发展
- Pilbara Clean Fuels (PCF) 在西澳大利亚黑德兰港(Port Hedland, Western Australia)正开发一个电气化LNG工厂,旨在生产船用低碳LNG燃料。
- Oceania Marine Energy (Oceania) 正在发展船用燃料供应业务,将使用专门的LNG加注船并由挪威的 Kanfer Shipping 租用。
- RINA 为使用 LNG 燃料的 209,000 DWT Newcastlemax型干散货船开发了一个创新设计概念,结合了燃烧前碳去除和氢气生产,以满足 IMO 2050目标的船舶使用寿命内碳强度指数 (CII) 要求。
2023 年 11 月,PCF、Oceania 和 RINA 签署了一份合作开展研究的谅解备忘录,旨在确定他们的联合概念,可以为皮尔巴拉至亚洲干散货矿物出口贸易航线的船东和租船人带来商业与减排效益。目前,该联合研究已完成。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该贸易航线的国际航运业务,在油井到尾流的基础上,通过LNG达到净零排放是可行和可实现的途径。因此,借鉴竞争市场中的其他替代燃料,该研究向船东、运营商和租船人提出了一种灵活且具商业吸引力并符合 IMO 标准的船用燃料策略,为西澳大利亚至中国散装矿物出口贸易航线提出了一个“绿色走廊”船用燃料解决方案。
实现减排
Pilbara Clean Fuels (PCF)的低碳LNG(液化天然气)工厂最初有可能生产出每吨LNG排放量低于 200 公斤温室气体的LNG,并可以进一步降低到每吨LNG约 50公斤排放(通过技术改进,甚至可能降至零)。
而皮尔巴拉地区提供的LNG加注服务,则可显著优化航程,无需绕行该地区的其他主要加注中心就可显著减少排放。与在其他港口加注LNG相比,这可减少 25% 的长距离LNG运输所产生的排放量,并确保LNG实现价格竞争力。
同时,RINA 的散货船概念将采用新颖的推进装置,在当前市场航速水平下使用LNG时可节省 12% 的燃料,并可通过逐步减少LNG消耗为租船人提供更大的燃料灵活性和增强经济效益。这意味着,尤与传统燃料油相比 ,将有望降低燃料运行成本。
此外,通过提供冗余,它可大大降低停电风险,且不会出现众所周知的问题,例如:在发动机禁止的速度范围内加速。并且,该船也将受益于风力推进。
在燃料选择方面,该方案具灵活性,而最重要的,就是船上生产的氢气将可按需使用。并且,通过这一概念产生的二氧化碳可被捕集并储存于船上,能够以具价格竞争力的方式交付,因为,该概念设计可根据船东要求分阶段改装减排设备。其中,该设计允许租船人根据需要纳入模块化氢气生产和碳捕集与储存 (CCS) 设备对船舶进行改造,以满足温室气体法规要求。
另外,该加注船采用了使用混合能源系统的设计,其中,这也包括一个 8MWh 电池,将可在港口实现零排放运营。此外,若将这与船上由CGR 设计的蒸汽回收和再液化工艺装置进行配合,将可大大减少排放并提高运营效率。
而船上燃烧前氢气生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可以经济有效地整合到目前由各第三方支持者在皮尔巴拉地区开发的大型CCS枢纽中。
简单而言,通过系统和技术的结合,将让以 LNG 为燃料的干散货船得以显著减少目前的排放,并遵守国际海事组织的2023 年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直到2050 年。
就如研究所得出的结论,通过实施这种整体组合系统方法,到 2050 年,皮尔巴拉至亚洲航运出口的油井到尾流(全生命周期)排放量将可减少 90% 以上。同时,通过逐步减少发动机的 LNG 燃料份额,并按比例增加氢气使用量,将能够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因此,这将允许在船舶的整个使用寿命内进行分阶段升级,以符合国际海事组织的持续温室气体减排要求。其中,船东将可以自行决定保持合规和领先于竞争的路径。此前,使用LNG作为船用燃料以实现净零排放的所有必要技术都已存在,且已投入使用,而这一次,则是首次献议将这些技术结合起来,为国际航运展示了一条实现净零排放的积极道路。
当下,联合研究的结果,为皮尔巴拉地区及其他地区的航运脱碳提供了重要机会,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做出了贡献。
图片来源:Unsplash的 william william
发布日期:2024 年 6 月 7 日

船级社 DNV 于周四(3 月 20 日)发布了一份技术和监管新闻,并重点介绍了直接测量甲烷排放的好处,因为,它可能能够改善船舶所报告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根据标准系数计算,甲烷泄漏可能占 LNG (液化天然气)动力船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24%。相对于使用标准系数来报告二氧化碳当量,直接监测甲烷排放有可能将对船舶的碳足迹报告产生积极影响。请阅读本篇新闻,以了解如何优化您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
背景
LNG已成为全球海运燃料组合中越来越重要的燃料。然而,要在目前的发动机中实现完全燃烧LNG仍具有挑战性。其中,这种不完全燃烧会导致未燃烧的燃料(主要是甲烷)释放到大气中,并称为甲烷逃逸现象。鉴于甲烷的全球变暖潜能值 (GWP) 是二氧化碳的 25 倍以上,逃逸甲烷可能会严重影响船舶的温室气体 (GHG) 足迹。
监管框架
欧盟法规和国际海事组织(IMO)指南都通过标准系数计算 LNG 燃料发动机的甲烷泄漏量。其中,表 1 显示了三种不同类型发动机的 LNG 标准修正系数(以燃料质量的百分比表示)。
因此,考虑到甲烷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是二氧化碳的 28 倍,这些标准系数可能将导致甲烷泄漏占报告的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的 24%,并以二氧化碳当量(CO2e)计算。
同时,根据法规所允许,如果能通过直接的排放测量提供真实数据并获得认证,将可以偏离预定义的标准系数。
2025 年 1 月,国际海事组织(IMO)专门成立的通信小组在标准化甲烷泄漏的直接测量方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对此,他们向 MEPC 83 会议提交了一份报告,其中包含针对船用柴油发动机甲烷排放的测试台架和船上测量的拟定指南。预计,这些指南将成为可靠地验证甲烷泄漏测量的首个关键工具。
当下,DNV 预计,该拟定指南将在 2025 年 4 月 11 日结束的 IMO MEPC 83 会议上获得通过。
DNV 提供的甲烷逃逸测量支持
DNV 认可的排放实验室 Envilab 拥有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可准确识别您的甲烷漏失值。同时,我们的甲烷测量服务符合新的 IMO 草案指南,并可在试验台或船上进行。并且,测量结果将记录在官方排放报告中,以用于认证降低的甲烷泄漏系数,并供验证。
测量甲烷逃逸的好处
相对于依赖标准化系数,直接测量甲烷排放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当特定发动机类型的标准甲烷泄漏系数偏高,或者,为了进一步处理废气排放而使用甲烷减排技术时。
尽管,甲烷泄漏的总量起初可能看起来较小,但,它对报告中的温室气体(GHG)排放具有重大影响。其中,甲烷在 100 年时间尺度上的全球变暖潜能值(GWP)是二氧化碳的 28 倍,并因此意味着,即使是甲烷排放量的微小调整,也会对报告的二氧化碳当量(CO2e)产生重大的影响。其中,根据图 1 所说明,如通过直接测量,以对推进发动机实现的甲烷泄漏减少的潜在影响进行验证,那么,其对碳平衡的改善将可与其他节能措施相媲美。
此外,通过应用甲烷催化剂,甲烷所引起的温室气体当量排放也可几乎完全消除。同时,甲烷催化剂的减排潜力,就只能通过甲烷泄漏测量进行准确验证。
建议
将甲烷逃逸测量纳为您策略的一部分:
建议评估标准甲烷漏失系数是否与您所安装发动机的甲烷漏失系数有着显著差异。因此,应与发动机设计师合作,以评估减少甲烷漏失的潜在改进措施。
同时,可以通过测量船上的甲烷漏失来验证与标准系数之间的任何偏差。其中,DNV能够为这类测量提供支持。
照片来源:unsplash 的william william
发布日期:2025 年 3 月 24 日
LNG Bunkering
Gasum 为PCTC“Höegh Sunlight”轮”完成同步LNG加注作业
3 月 10 日,Gasum 的 LNG 加注船“Coralius”在瑞典哥德堡港将其第 920 批 LNG交付给了全新 PCTC“Höegh Sunlight”轮(容量为 9100 CEU)。

能源公司 Gasum 周三 (3 月 19 日) 宣布已在瑞典哥德堡(Gothenburg)港通过燃料加注与货物装卸同步作业 (SIMOPS) 向一艘汽车运输船交付了液化天然气 (LNG)燃料。
该公司表示,他们于 2025 年 3 月 10 日在 Logent 汽车码头首次完成向“Höegh Sunlight”轮交付LNG。
当时,Gasum 的LNG加注船“Coralius”通过船对船 (STS)作业进行了其第 920 次LNG交付 ,向全新的纯汽车和卡车运输船 (PCTC)“Höegh Sunlight”(容量为 9100 CEU)加注了LNG燃料。
不过,该公司并没有具体说明向该船供应的LNG数量。
同时,此次交付也见证了 Gasum、Glander International、Höegh Autoliners、哥德堡港和 Sirius Agency 之间的多方合作。
图片来源:Gasum
发布日期:2025 年 3 月 20 日
LNG Bunkering
Titan 根据新定期合同完成向商船三井执行首次的 LNG 和生物 LNG 加注作业
Titan 的 LNG 加注船“Alice Cosulich”在泽布吕赫港的同步加注作业中向汽车运输船“Celeste Ace”运送了 500吨生物 LNG 和 400吨常规 LNG。

Titan Clean Fuels(Titan)周一(3 月 17 日)表示已根据新签订的多船供应合同向商船三井(Mitsui O.S.K. Lines,简称MOL)车辆运输船队首次进行LNG(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生物甲烷 (bio-LNG) 加注作业。
3 月 16 日,在泽布吕赫(Zeebrugge)港的国际汽车运营商 (ICO) 码头,Titan的LNG加注船“Alice Cosulich”通过同步货物装卸与加注作业 (SIMOPS) 向车辆运输船“Celeste Ace”交付了 500吨生物LNG和 400吨传统LNG。
同时,Titan 交付的是 ISCC-EU 认证的质量平衡生物LNG,并标志着其向这家日本航运公司交付的一系列生物LNG中的第一批。其中,生物LNG通过利用废物和残渣生产,与船用柴油相比,其按油井到尾流(全生命周期)计算可减少高达 100% 的温室气体排放。此外, LNG、生物LNG和可再生氢衍生的电子甲烷可以按任何比例混合,并“投入”现有的 LNG 加注基础设施,且几乎无需任何改造。
Titan 可再生燃料商业总监 Caspar Gooren 表示:“此次加注作业凸显了生物LNG在当今国际航运脱碳方面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生物LNG可用性扩大、其深度脱碳潜力进一步增强,以及商业可行性已提高,LNG途径已成为了船东和运营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此外,随着 商船三井等全球航运领导者将其商业重心引向生物LNG,这一刻,已然是清洁燃料转型激动人心的发展时刻。”
商船三井船用燃料 GX 部门总经理 Yoshikazu Urushitani 表示:“我们正在探索使用氨和氢燃料作为我们清洁替代燃料战略的一部分,并同时努力扩大使用 LNG 动力船,以更快地帮助实现低碳社会。同时,我们也正成为生物LNG和合成LNG的早期采用者。其中,与 Titan之间的合作,将允许我们开始使用生物LNG,并引领航运业向清洁替代燃料过渡。接下来,我们仍将致力于采用清洁燃料,以到 2050 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商船三井目前运营着五艘 LNG 动力汽车运输船,并将到 2025 年中期再接收六艘。
图片来源:Titan
发布日期:2025 年 3 月 18 日
-
Winding up2 周 ago
新加坡:Flores Shipping 及其相关公司将举行最后会议
-
Bunker Fuel1 周 ago
Raízen 将停止在巴西Rio Grande、Salvador和Itaqui的燃料供应业务
-
Sanctions1 周 ago
美国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启动对与伊朗有联系的中国“茶壶”炼油厂和油轮实施制裁
-
Bunker Fuel1 周 ago
ElbOil 成功通过 ISCC EU认证并瞄准让其新上海代表处与团队扩大船燃交易业务
-
Alternative Fuels2 周 ago
AAL Shipping 在中国为可运载甲醇的多用途重吊船完成命名
-
Alternative Fuels2 周 ago
ENGINE on Fuel Switch Snapshot:B100 重获相对 HSFO的价格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