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Business

新加坡:船燃供应商跻身 MaritimeSG LowCarbon50 大奖获奖者之列

Equatorial Marine Fuel Management Services 和 Peninsula 都是该奖项的六大获奖者之一,而 Aderco、Gulf Marine 和 Hong Lam Marine 则成了八家获得荣誉奖的公司之一。

Published

on

在新加坡海事周 (SMW 2025) 期间举行的颁奖典礼上,顶级船燃供应商成功跻身 MaritimeSG LowCarbon50 奖项的获奖者之一。

其中,新加坡船燃供应商 Equatorial Marine Fuel Management Services (EMF)、Peninsula、Synergy Marine Pte Ltd、AET、Asiatic Lloyd Maritime LLP 和 Con-Lash Supplies Pte Ltd 成了该奖项的六大获奖者;而颁布该奖项,旨在表彰在碳核算方面表现良好并采取重大措施减少排放和推进去碳化的企业。

同时,共有8家公司获得了荣誉奖,分别为:瑞士燃料处理技术专家 Aderco International SA 的新加坡分公司Aderco Pte Ltd、新加坡船用润滑油供应商 Gulf Marine、新加坡加注船船东/运营商和船用燃料供应商 Hong Lam Marine(丰南海运)、Sinwa (Singapore) Pte Ltd、X-Press Feeders、Executive Ship Management Pte Ltd、Goodwood Ship Management Pte Ltd 和 Batam Fast Ferry Pte Ltd。

EMF 首席运营官 Choong Sheen Mao 表示:“我们很荣幸能获得 MPA、SSA 和联合国全球契约新加坡网络(UN Global Compact Network Singapore)在 2025 年新加坡海事周上颁发的 Maritime SG LowCarbon50 奖。”

“而获得LowCarbon 50 奖,也展示了我们通过提供多燃料解决方案以及温室气体排放跟踪和碳管理策略,而高度履行了我们的海事可持续发展承诺。”

“同时,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业务的核心,而当下,我们正致力于加速向清洁航运能源转型。因此,这一表彰也加强了我们为开发实用、可扩展解决方案而做出的努力,预计,这些解决方案将能够支持行业实现低碳未来。”

Peninsula脱碳经理 Maria Angeles Lopez 表示:“获这一奖项认可,验证了我们以务实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努力。

“我们Peninsula相信,打造更清洁海运业将需要通过采取积极的措施,因此,我们一直都努力确保在我们的全球网络中实现这一目标。通过对替代燃料、资产、人员、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严格的碳跟踪流程进行投资,我们始终致力于推动当今与未来的有意义变革。”

“因此,我们要感谢 MPA 表彰我们的努力并颁发该奖项。”

ADERCO 亚太区技术经理 Idris Talib 表示:“可持续性是 Aderco 业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获得LowCarbon奖,也加强了我们内部团队和外部合作伙伴推进可持续发展举措的承诺。”

此次的企业奖由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 (MPA)、全球契约新加坡网络 (GCNS) 和行业协会成员组成的小组对提名公司进行实质评估,而其中的质量评估依据,则通过使用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工具(CERT) 进行碳核算,并同时考量了他们的减排措施。

此外,该颁奖活动也是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GCNS和各行业协会,包括:Association of Regional Ferry Operators (ARFO)、新加坡海事工业商会 (ASMI)、新加坡船舶供应商与服务协会(SASS)和新加坡航运协会 (SSA)签署《碳管理谅解备忘录》(Carbon Management MoU)后所开展的合作项目。

与此同时,Maritime SG LowCarbon50 计划(Maritime SG LowCarbon50 Programme)作为该谅解备忘录下的另一项举措,在2024 年,也见证了来自约 30 家公司的约 60 名参与者参加了该计划下的研讨会,以加强他们的碳管理实践。

图片来源: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
发布日期:2025 年 4 月 2 日

Continue Reading

Newbuilding

达飞海运已接收新的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CMA CGM ARGON”

该船由HD现代三湖建造,是达飞海运集团12艘运力为13,000标准箱的甲醇双燃料集装箱系列船中的第二艘,同时,该系列第一艘船为“CMA CGM IRON”轮。

Published

on

By

航运巨头达飞海运集团(CMA CGM)周六(5月17日)表示其已于5月15日接收了由HD现代三湖在韩国木浦建造 、以甲醇为动力的新13,000 TEU集装箱船——“CMA CGM ARGON”。

同时,该船也是12艘运力为13,000 TEU的甲醇双燃料系列船中的第二艘(第一艘为“CMA CGM IRON”轮)。

在社交媒体上,该公司表示:“‘CMA CGM ARGON’轮是新系列集装箱船的其中之一,这些集装箱船以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的钴(COBALT)、铂(PLATINUM)、汞(MERCURY)、氦(HELIUM)、氪(KRYPTON)、钍(THORIUM)、锇(OSMIUM,)、银(SILVER)、铜(COPPER)和金(GOLD)命名,并且,这些船将于2025年和2026年分批交付。”

“此外,部署这些船舶体现了我们牢固的长期工业伙伴关系,以及我们大规模实现航运脱碳的宏伟愿景。”

此前,《满航时报》(Manifold Times)曾报道,达飞海运集团首艘甲醇双燃料船“CMA CGM IRON”已于3月4日在新加坡港首次停靠。

相关文章: 达飞海运新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首次停靠新加坡
 
图片来源:CMA CGM
发布日期:2025年5月20日

Continue Reading

Ammonia

新加坡Seatrium公司的氨燃料加注船设计已获美国船级社颁布AiP证书

该船 25,000 立方米容量液氨储罐的建造将采用国际海事组织 (IMO) C 型货物围护结构,而设计者则为 Seatrium Marine & Deepwater Technology。

Published

on

By

新加坡的海事工程公司 Seatrium(海庭) 于周二(5 月 21 日)宣布其 25,000 立方米氨加注船设计已获得美国船级社 (ABS) 颁布原则性批准 (AiP)证书。

该公司表示,该船 25,000 立方米容量液氨储罐的建造将采用国际海事组织 (IMO) C 型货物围护结构,而设计者则为 Seatrium Marine & Deepwater Technology。

同时,该船可专门用于进行氨加注,并可选配载货功能。

此外,该船载重量为 19,500 吨,设计航速为 14 节,可连续航行 55 天而无需加注燃料。

而该船的特点,也包括:增强的安全架构,其重点在于防止露天甲板发生泄漏,并符合国际海事组织 (IMO) 标准、《国际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和设备规则》(IGC Code) 和美国船级社 (ABS) 的规范,以及,拥有可在氨和柴油之间无缝切换的集成系统。

该公司表示:“获ABS颁布AiP证书验证了我们船舶的技术可行性和合规性,并为详细的工程设计与建造奠定了基础。”

“同时,此次获认证意味着我们正朝按时交付的方向迈出关键一步,并推进了 Seatrium 成为海上能源转型的领导者之一。接下来,我们将合作为未来的零碳船队打造强大的燃料基础设施!”

图片来源:Seatrium
发布日期:2025年5月21日

Continue Reading

Biofuel

Wallem 发布生物燃料最佳实践指南白皮书

该研究为船东和船员在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预防措施提供了全面的指导,以确保船舶、船舶系统和船员为装载、储存和使用生物燃料做好充分准备。

Published

on

By

中国香港船舶管理公司华林集团(Wallem Group)于周二(5月20日)发布了一份新的白皮书,旨在帮助确保船舶、船系统和船员做好充分准备,以在日常船舶运营中装载、储存和使用生物燃料。

该公司表示,这份名为《船用生物燃料:采纳、使用与最佳实践》(Marine Biofuels: Adoption, use and best practice)的白皮书为船东和船员在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所需考虑的预防措施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Wallem Group 船舶管理部海事技术与创新主管Abhijit Ghosh指出,生物燃料的热值低于化石燃料,因此,其应用面临了挑战,并其中需要在采购、技术和船上人员操作方面给予密切关注。

其中,该白皮书除了探讨船用生物燃料的监管环境,也探讨了国际海事组织(IMO)的具体合规细节,以及使用不同批次燃料所需的透明度。此外,该白皮书也解释了脂肪酸甲酯 (FAME) 和残渣燃料或馏分燃料的混合物如何影响储罐、燃料系统、机械设备和相关船员培训,并且,业者也因此有必要进行额外投保。

根据其经验,Wallem对船东给出了特定的建议,以帮助船东了解如何在引入生物燃料前寻求设备供应商的保证。此外,该白皮书也探讨了不当混合、酸度、生物降解和微生物生长、结垢、结蜡和堵塞等问题可能对生物燃料使用者带来的后果。

另一方面,该白皮书也提供了测试、材料选择、隔离、温度控制、油舱清洗和燃油管路冲洗方面的最佳实践建议。

其中,Wallem 建议,若要长期使用生物燃料,船舶发动机应安装已加硬的燃油泵并加涂耐腐蚀涂层。

最后,白皮书也考虑了船员培训方面的差距,并对此建议监测、测量和检查生物燃料的使用情况,以确保人员、系统和船舶保持安全。

Ghosh 表示:“用于实时跟踪和分析生物燃料消耗的集中式数字系统,加上技术娴熟、训练有素的船员,将可以为打造面向未来的海上船队带来变革性的变化。”

注:白皮书《船用生物燃料:采纳、使用与最佳实践》可在此处下载

图片来源:Unsplash 的Chris Pagan
发布日期:2025年5月21日

Continue Reading
Advertisement

我们的合作伙伴



趋势分析